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云锦
作者:王喜根  发布日期:2015-12-18 13:34:35  浏览次数:2349
分享到:

数年前,应南京云锦研究所之邀,曾参加过一次新闻发布会,会上展示了一件用传统云锦织造工艺复制的明万历皇帝龙袍。当专家将覆盖龙袍的金黄色盖布掀起时,全场一片哗然。这件龙袍受北京定陵博物馆委托复制,身长 134厘米 ,两袖长 240厘米 ,袖宽 58厘米 。龙袍纹底为灵仙祝寿图案,上面织有仙鹤 540 只,灵芝 540 个,以及 4 × 3厘米 的金色正楷寿字 1045 个。龙袍虽为上衣下裳,但是整体结构看不出任何接缝,可谓“天衣无缝”,尽管下摆打有 37 道合抱褶。龙袍全身共织有 18 条五彩龙,领缘中为一正面祥龙,左右分列两条相同的五彩行龙,两袖为两条龙首向上、面向前襟的升龙。上衣中间有一如同柿子顶端的柿蒂龙形状图案,两龙首尾衔接盘踞于前襟后背,下裳共有龙栏 11 条,纹饰为龙赶珠、海水江牙及八宝纹,龙袍通体为绛红色,上面满是彩色图案纹饰,显得非常华贵精美。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云锦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多姿,集历代丝织工艺之大成,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被专家称作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是“东方瑰宝”“中华一绝”,成为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新闻发布会后,我们有幸参观了云锦织造车间,这里仍保留着传统的老式提花木机织造。云锦木机提花手工织造技艺是中国古老的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大花楼木织机长 5.6米 ,宽 1.4米 ,高四米,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手工操作。织机由1924个机件组成,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每天产量约为五六厘米,弥足珍贵。如果要织一幅 78厘米 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 14000 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 14000 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不仅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而且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由于大量使用金线,从而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感谢主办方的盛情,最后我们又观摩了一场精美绝伦的云锦时装秀。青春靓丽的模特身着华丽、高贵、典雅的云锦礼服,在T台上款款走来,纯手工的面料,加上时尚的设计理念,南京云锦与时装完美结合,既古典又符合当代的审美,十分有意境。如今,南京云锦作为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已开发出近千种特色产品,云锦成为“高大上”的礼品,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的青睐,走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当初皇亲贵胄始料未及的!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