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大群人叫唐人,
百多年前离别了远方痛苦的唐山,
背着鸦片战争与甲午战火的耻辱,
八国联军践踏家乡的伤痕,
扛着国非国民如蝼蚁的彷徨。。。
背井离乡白手涌向海角天涯,
行囊里藏着勤劳和智慧,
绝望中寻找一线生机。
其中的一群在南海海边停下了脚步,
疲惫的心搁在湄公河下游的岸边,
融入了当地越南京族的主流,(注1)
在那儿日以继夜挥洒汗水,
默默耕耘翻滚挣扎拼搏,
岁月流逝他们没有浑忘老家,
咫尺天涯的家乡是永远的牵挂,
史书记载着他们搁在湄公河畔的乡愁。
那儿的越南人说着喃语,
也参杂很多汉化的字词,(注2)
风俗习惯礼仪有中华文化的影子。
安顿下来的唐人和越南人一起,
开拓了湄公河畔的荒芜,
河岸竖立了更多出口稻米的码头,
杂乱的赶集变成繁忙的市镇,(注3)
车水马龙惯听越语和唐人的乡音,
店铺的牌匾写着华越两族的文字,
唐人的学校朗读着汉越的双语教材,
唐人的医院看顾着华越两族的百姓,
唐人的庙宇接待着华越两族的信众,
唐人的企业聘用着华越两族的员工,
唐人的陵园安息着唐人游子的灵魂。
百多年过后的今天,
华越联婚的后人叫自己华裔越南人,
这群唐人的根和家都留在了南国。
这群唐人在南国的很多城市建起了唐人区,
南国的西贡‘大市’有一个唐人区,
它叫‘堤岸唐人区’是传奇中的传奇,(注4)
它是当地华越百姓日常奋斗的果实;
这群唐人和越南人同舟共济,
渡过了南国历史的风暴,
走过抗法抗日抗美的煎熬,
还为越南的独立统一献出生命和财富。
突然在那段越南欢庆统一的日子里,
狭隘的心贪婪的心扼杀了和谐的生活,
越南开始了排斥华人的战役,(注5)
唐人遭受了政治风暴的袭击,
阴霾覆盖了所有的唐人区,
西贡‘大市’从此失去了灿烂的容颜,
失去了双语的商业牌匾,
失去了茶馆忙碌的喧闹,
失去了传统节庆和庙会的沸腾,
失去了华校华医的优秀精英,
失去了强劲的华人厂房企业,
失去了它独特的营商脉动,
失去了熟悉的华人乡音。。。。。。
南国在历史的长途背弃了值得信赖的伙伴。
这群华人放弃了属于他们的唐人区,
他们曾经把心掏给这美丽的南国,
但是当兄弟的情谊被无情践踏,
当权者失去了宽厚公平的心灵,
成群的同舟共济的华人兄弟无奈远走。
时光飞逝如今唐人区轮廓依稀,
南国的土地上仍站立着许多华人地标,
没出走的人是否还记得他们先人的故事,
出走者重访故地或旅游者来考察来游览,
会看到一个个曾经的唐人区,
其中有一个‘大市’传奇的‘堤岸唐人区’,
看着这些抹不掉的历史印记,
知否它们可以讲述一群唐人沧桑伤心的往事。
2016年3月写于澳洲阿德莱德,记1975 年越战结束,越南南北统一,发生在越南的排华事件。
(注1):越南的主流民族---京族Kinh。
(注2): 喃语Tiếng Nôm,是越南主流京族的语言。越南的语言文字大部分是来自中国的汉字,称‘汉越字’,其 ‘喃文’文字也是以汉字为构造基础。19 世纪末越南脱离‘宗主国’中国之后,法国人将其以汉字书写的‘汉越字’和‘喃文’拉丁化,是为今日的越南文字,但其以汉字发音为基础的渊源没有变动。
(注3):湄公河下游沿岸越南南方各省的省会曾聚居人数众多的华人,特别是潮州人,他们为当地市镇的开发发展贡献良多,史料都有记录。
(注4):西贡Sài Gòn ,今胡志明市;‘大市’越南文叫Chợ Lớn 也就是西贡的‘堤岸唐人区’。
(注5):1975 年越战结束,越南南北统一,越共当局开始排华,全面在全国省市范围内排斥华人,制造了当年震惊世界的越南难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