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从生到死,都大可争议,他的死因却没惹争议,你说怪不怪?
想问他怎么死,先看他怎么活。
他,少年时活得不爽。清朝末期废了科举,师爷当不成了,学过的四书五经也不能用来教书了。青年时出东洋学医,归国做个民国政府的官僚,日子过得平淡,倒不缺钱。还能倒腾古董典籍,那来钱快着呢。古董藏家都知,入行早,大有妙。
巧了,民国早期,文化事业发达。办报出书,沙龙结社,没什么限制。那不是文化人最好的时代吗?
他转的够快。一篇《狂人日记》轰动,笔不能停了,名来得快,钱来更快。
女学生也来了。
某日,他去北平一个妮子学院,不,女子学堂,演讲《娜拉出走怎么办》。面对一群粉白的脸,说易卜生写的娜拉是个问题。这小女子要自由,要出走,看外面的世界。
以后怎么办?回去或者堕落,死就不提了吧。把台下的女娃娃吓得够呛,谁敢再提易卜生那洋人。
偏有个女生叫许广平,不信那个理。女生出走怎么啦,找个工作养活自己,经济独立自主,不就解了难题?这妮子,不,这女生,真有办法,做个娜拉出走,与先生鲁迅同居,开始新的生活。
先生正缺个秘书,来得好。整理文稿,标识文档,联系出版,校对更正,这多烦人的事,细心的许广平料理得清清白白。得了多少酬金,花了多少稿费,都是先生的名义,还生了个好娃娃。日子过得那个好啊,先生就想着,俯首甘为可爱的孺子牛。被骑着玩,听背上童音还在得得驾,时间过得太快。
转眼看,许广平,青春粉白,没将孩子接过去,却说着要出去工作,做经济自由的女生。这不好吧,先生写一稿,钱都来了,秘书还要出去赚钱?孩子怎么办?不去了吧,娜拉不用出走了。不说出走的后面,还有变数。以前没说,将来也不说。
秘书还是秘书,青春依然粉白。
先生时间更不够用了。晚上也赶稿,文华更文萃,尽在读者们的眼中。
油灯添油,那太过节俭。电灯加亮,不费几个钱。然而,先生的身体,不像电灯加亮,却像油灯缺油。
可爱的孩子,还要骑牛。一天重于一天,累得先生喘啊。
可贵的文章,更要精炼。一月忙过一月,拖着先生咳呀。
钱倒是越来越多,养老母前妻仆人,养自家内外,没问题。书稿出版后,名声大大地好,只是不能有补身心。听说革命党人又要卖地,联俄或者联日,都为了窃国。
革命,会把文化人最好的时代革掉了吧。王国维李叔同都绝望了。
赶紧写吧,革命到家门口,还写个啥,又有谁看好文章呢。阿桂祥林嫂他们人太多。
晚间的灯,是长明灯。白天的日,是东来的日。
许广平,青春粉白,身心日夜没停,给了先生,又送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