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流年1982 (4) “探仓”
作者:姚建生  发布日期:2022-01-29 14:06:51  浏览次数:1600
分享到:

“才逾苏小,貌並王嫱,韵中生韵,香中生香”。古诗《梅兰佳话》,以才华超越苏小妹,容貌比拟王昭君,来形容淑质才女。中区八栋,满楼的苏小王嬙,不仅暗香袭人,还睿智过人。

人们称中区八栋为中八。一说中八,谁都知道是那座三层楼的女单身教工宿舍。阳台式的走廊贯穿整层楼,走廊尽头是浴室厕所。国内的建筑,时兴加建防盗网。铁栅栏一罩,形如仓狱。不过,这并不影响我“探仓”的决心。

1643429118688068346.jpeg

中八门前有一块空地,没有树木遮挡,从楼上往下看,一目尽收。当我走近中八时,眼睛不往上看。我知道阳台上所有的眼睛都盯着陌生来客。来客是男的,加码盯到上楼梯。楼梯在楼的中央,水泥浇筑,护手厚实到像堵墙。

我刚踏上台阶,上面下来一位年轻女住户。说她是住户,是因为她衣着随意,脚趿拖鞋。女住户不看我,眼睛直瞪瞪地望着前方,好像我身后有什么人似的。我担心她不看足下会一脚踏空。她不,保持直视,擦肩而过。往上走几步,又下来了一位直视的女住户。我是很想礼貌性地点一点头,但没有 eye contact (眼神交流),怎么示意?

按门房号找,很快找到她的房间。三人一室,计算机系的G,数学系的P,和我那位中文系的F,全是七七级留校。她们很热情地接待我这个稀客,又是递茶又是端椅。朗朗的笑声形成一种温馨的氛围,一扫我上楼梯时的尴尬。G和P与我们聊了一会,知趣地离去,留着房门大开。我是不会去关门的,谁都知道要避嫌,不能关门。

门外走廊特别明亮,阳光直接撒进寝室。不断有人从门前走过,经过的人似乎都受过训练,眼睛保持直视,绝不往房内望一眼。很快,这道门成了一道风景线,老有人往洗澡房走,手上总有洗不完的衣服。一而再,再而三,搅得我倆只顾着看门外的人影穿梭,忘了做什么。

也有例外。有人进来要借点东西,发现生人后一阵惊奇,接着上下打量。一番介绍后,惊奇变可亲,东聊西扯,似乎与你很熟。中八的女生基本都这样,与你不熟,眼睛直视,一经介绍,谈笑风生。都是千挑百选的才女,谈吐风雅,笑容可掬,腹有诗书,才情自溢。

出入中八几次后,我渐渐被人注意到,每次上楼,阳台上总有人嘀咕,“F的男朋友来了,F的男朋友来了” 。过道上相遇,认识的,笑脸相迎,礼数尽到;不认识的,依旧直视,卑亢难察。我喜欢调侃开玩笑,没有 eye contact,结果是提蓝打水一场空,有力无处使。

中八人的直视,据我观察,并非藐视,而是一种矜持。那个年头没有“颜值”一词,素面朝天,布衣萝裙,仍是大多数。只是读书人多了一份情致,矜持含蓄,闺门“礼数”罢了。中八乃巾帼“重地”,傲给你看,也不奇怪。

每次进中八都有一种压力,压力并非来自过道,而是来自我的对象F。与她过招,往往被她连下三城,我才勉强扳回一城。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