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尴尬人澳洲遭遇尴尬事(十六)
作者:安红  发布日期:2011-08-17 02:00:00  浏览次数:2790
分享到:
写完了打上法庭的我,许久都没有能从旧事里拔出,感觉脑袋里被抽出脑浆一般的空空如也。找出事前早就已经列好的提纲,才发现根本不想按照原来的思路去继续尴尬事的行程,因此信马由缰,随着感觉走,划拉到那里就算那里吧,没准一个不留神,就能系马在或月上柳梢,或钓罢归来的岸边。 
静静地徜徉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工作里,步履匆匆地不觉已是经年。
岁月就像手中滑落的细沙,一个不留神被风吹起,吹出了另一片海岸线。  
在TAFE学英语时,班上曾经有一位学过近二十年英语的半个老乡,Z。就连SUSAN老师也曾猛吃一惊般瞪着大大的眼睛,满腹狐疑地望着他:“多长时间?二十年?你真的确定?”待到全班人马鸦雀无声静听下文时分,Z也红了脸,支支吾吾的说,的确学了二十年,从初一到出国之前。“那你应该站在我这里,为新移民教课!”全班同学都笑了,这一次毫无意外地当然也包括了我。    
笑过之后,我郑重其事地望着他,我的同桌Z,一针见血地说了一句,你学的是哑巴英语!Z也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碰上读·写课的练习,我是一反常态静静地坐好,鸦雀无声的,因为Z就是一本大不列颠百科英文词典,没有什么单词能够难得倒他。我后来根本不用带字典去上课,只需要“点击”一下Z的书桌台面即可。SUSAN老师这个时候便彻底相信了Z羞红脸的真话里从来没有谎言,她诚实地说道,Z的词汇量远远比她多得多,太佩服了。 
碰上听·说课练习,我从来就是当仁不让的,把听来的新闻,看到的电视,读过的报纸,路遇的奇闻,夜梦里的侦探小说都一股脑地倒腾出来侃大山。每每这样一来,Z的脸就更红了,憋上半天,都不好意思开口。我说话时经常没有语法,因为压根儿就没学过;经常没有动词或助动词,因为不知道安放在那里(日语和德语是把动词放在句子的最后说的);经常没有时态,置换成中文的“着”“了”“过”总是不在我的嘴里。SUSAN老师却总是在鼓励我,从来没有因为其他同学的哄笑而轻蔑我,尽管她言谈举止里总是让我感觉到——她一贯在轻蔑我的母国。 
我们在课堂上争论过鸦片战争后的满清朝廷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女人当政使近代的中国积弱积重难返,SUSAN大喊,NO!据她学习读书:非也!
我们在课堂上愤青过三反五反,五七反右,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以亿万人民为代价做社会主义的大实践,SUSAN大喊,NO!据她调查求是:非也!
我们在课堂上讨论过内蒙外蒙,东突藏独,北朝南韩,南越北越,东德西德苏联斯拉夫解体世界政治格局让经济大环境改变,SUSAN大喊,NO!据她研读考证:非也!
我们在课堂上辩论过中国澳洲,世袭禅让,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联邦邦联,参政议政的权限,SUSAN大喊,NO!据她亲身体会:非也! 
那时候的我恨不能最迅速地在自己的脑袋里面植物插扦嫁接一般植入Z的“丰富词汇”大脑,好让捋直的舌头和飞速旋转的脑细胞配合得更快更美好,直接就把SUSAN英语老师的那些不知从哪里学习调查,研读考证,调查求是,亲身体会的奇谈怪论一根大棒子就楔到爪哇岛。 
后来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我才知道SUSAN本人就是前南斯拉夫人,一个荟萃了医生律师法官教授政客的名流中产外加社会精英之超级大家在国家政体解体之前之后被血淋淋杀掉了二十九口! 
那时候的我突然意识到,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的奇妙和微妙,我学会了不再把课堂当作时时处处都发声的喧哗场所。 
争来吵去,大题小题,还不是为了把英语,这将来能换饭吃的手艺和本领学好。然后就有了两次小题目的论辩,然后就有了SUSAN有关现代化的新提法。 
一次是讨论如何能学好一门外语。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列举出了多听,多读,多看,多念,多唱,多背,多记,多写,多抄,多开口,多说话,多出门,多问路,有事没事勤与别人讨论讨论,切磋切磋……绞尽脑汁再也想不出窍门儿的二十多人,在很长的一段沉默之后听到了SUSAN老师的这一句——一般说来,外语学得好的人,母语一定好,有时候学语言是要有天分的!
我心里面一阵遏制不住的狂喜,半晌无语,低下头正视自己,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地鼓励自己说,我一定能学好英语的,不会辜负流利而有给养的母语;也为此,我抖着胆子,鼓足勇气,单独约SUSAN老师去喝咖啡,听她讲家族被肢解的血泪故事。 
再有一次是讨论现代化。
我做好了案头文档,有备而来。可是有谁知道,我准备好的一叠搜索查询来的档案,连打开都没有能够打开,就在课堂上被我自己扔进了垃圾箱。 
这一次是SUSAN老师主动开讲,她微笑着:我也来自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应该不难了解大家的想法。SUSAN抬起了头,看了看她熟悉的教室,近乎一半多的学生来自中国,然后坐下来,娓娓而谈。 
这现代化的第一项,是家家户户二十四小时有热水。
我当时就是一个大大的错愕! 
这现代化的第二项,是家家户户出门有代步的工具。
我当时已经不再震惊。 
这现代化的第三项,是无论身处何地,有生活便捷的衣食住行的服务场所和发达的医疗养老通讯网络。
这现代化的第四项,是无论方圆多少,城市乡村基本上没有差厄。
全班无语…… 
然后是热烈的爆发和认真的反诘,这也算是现代化?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评论专区

安红2014-11-20发表
试答——“歌曲集”《战地新歌》第一集至第四集。“什么歌曲?”“阿丽拉”——歌曲太多了,对不上怡红的暗号了。《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其实本人最喜欢的是《摘苹果的时候》,尤其喜欢自行车班长。
致怡红2014-11-20发表
昨天晚上你来的时候我已经睡了,今天早上我拜访时你还没醒。有事没事常联系啊。谁叫名字里都带个“红”字,谁让经历里都是北方生人南方成长,还都在成都住过……
贾宝玉2014-11-20发表
甄宝玉也是好记性。
少林寺2014-11-20发表
欢迎宝玉前来做和尚。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出家人要的是心中有佛......
安红2014-11-20发表
对不起,这两天“超级忙”,楼主本人比赛不在家。想说的是,澳华网就是那层沙漏,淘去沙子,露出另一片海岸线。
卓然2014-11-20发表
其实心里多少有点儿嫉妒安红,谁让我们都是女的呢?不过文章写得确实好,就发自内心的附和一次吧!
安红2014-11-20发表
实在是一心扑在研讨会上,加上工作也很是繁忙,又加上舞蹈比赛的赛季开始,占去了几乎周末的所有时间,对不住一众文友了。为表歉意,马上就开写尴尬十八。
安红2014-11-20发表
真不好意思佩芳,这个周五晚上不能去上课了,麻烦再转告教授一声。谢谢佩芳的欣赏,我会静下来用心好好写的,只是不敢保证篇篇都是美文,见笑了。
yinyihong2014-11-20发表
好记性。还能记住些什么,考考你“看的什么书?”“歌曲集”“什么歌曲?”“阿丽拉”(打一唇齿相依的邻国电影)
tiandi2014-11-20发表
在劲帆作品讨论会上领略了楼主的率真,特过来拜访。同意佩芳说的,最喜欢的是这一句:“岁月就像手中滑落的细沙,一个不留神被风吹起,吹出了另一片海岸线。”
安红2014-11-20发表
对不起,应该是安红致怡红,漏掉了之前的本名。
yinyihong2014-11-20发表
问好请安。
alee2014-11-20发表
印尼文友都忘穿秋水,脖子和天鹅差不多了,哈哈!总算盼到这第十六篇。
安红2014-11-20发表
谭毅可以作证,安红回答《看不见的战线》正确,只是没来得及敲到网上来。刚刚回家,特意在此描一个细节——母亲为从南朝鲜归来的女儿梳头发,没有发现她头上那个小时候受伤的疤痕,所以怀疑这个“女儿”是特务……真纳闷儿:三十多年前的事记得住,九年前的事记不住了……
致怡红2014-11-20发表
昨天晚上你来的时候我已经睡了,今天早上我拜访时你还没醒。有事没事常联系啊。谁叫名字里都带个“红”字,谁让经历里都是北方生人南方成长,还都在成都住过……
宝玉2014-11-20发表
关上电脑就想起来了,叫《看不见的战线》。
lin2014-11-20发表
中国早就实现四个现代化了,没什么好羡慕的
如梦令2014-11-20发表
九年前什么事呢?是澳洲新报关于青岛的介绍吗?嘿嘿!不要太在意啦。洒家是鸡蛋里挑骨头了啦!倒是真假宝玉的出现令人不安。
安红2014-11-20发表
试答——“看的什么书?”答案一,红小兵爱看毛主席的书;答案二,小人儿书。
宝玉2014-11-20发表
我又怎么啦!招谁惹谁啦!再说俺就出家做和尚去啦!
致怡红2014-11-20发表
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杂技演员,工作家庭孩子家务业余爱好体育锻炼学习交友全都需要转团团地处理好,真忙......但是超级享受着繁忙中的快乐。此红留一份好奇心,看看随着交往的深入还能找出多少处与彼红的相同?附件——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原玉: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安红2014-11-20发表
谭毅可以作证,安红回答《看不见的战线》正确,只是没来得及敲到网上来。刚刚回家,特意在此描一个细节——母亲为从南朝鲜归来的女儿梳头发,没有发现她头上那个小时候受伤的疤痕,所以怀疑这个“女儿”是特务……真纳闷儿:三十多年前的事记得住,九年前的事记不住了……
佩芳2014-11-20发表
最喜欢的是这一句:“岁月就像手中滑落的细沙,一个不留神被风吹起,吹出了另一片海岸线。”浪漫而富有诗意。安红,等着看你更多的美文。
安红2014-11-20发表
试答——“看的什么书?”答案一,红小兵爱看毛主席的书;答案二,小人儿书。
宝玉2014-11-20发表
哈哈!楼主被怡红考住啦!“看的什么书?”“歌曲集”“什么歌曲?”“阿丽拉”(打一唇齿相依的邻国电影)答案是:一部朝鲜电影,反特的。叫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如梦令2014-11-20发表
九年前什么事呢?是澳洲新报关于青岛的介绍吗?嘿嘿!不要太在意啦。洒家是鸡蛋里挑骨头了啦!倒是真假宝玉的出现令人不安。
lin2014-11-20发表
中国早就实现四个现代化了,没什么好羡慕的
安红2014-11-20发表
对不起,应该是安红致怡红,漏掉了之前的本名。
解语花·安红2014-11-20发表
多谢如梦令的宽恕和敏感,今后定会再思再想更准确的引经据典。
tiandi2014-11-20发表
在劲帆作品讨论会上领略了楼主的率真,特过来拜访。同意佩芳说的,最喜欢的是这一句:“岁月就像手中滑落的细沙,一个不留神被风吹起,吹出了另一片海岸线。”
yinyihong2014-11-20发表
好记性。还能记住些什么,考考你“看的什么书?”“歌曲集”“什么歌曲?”“阿丽拉”(打一唇齿相依的邻国电影)
解语花·安红2014-11-20发表
多谢如梦令的宽恕和敏感,今后定会再思再想更准确的引经据典。
alee2014-11-20发表
印尼文友都忘穿秋水,脖子和天鹅差不多了,哈哈!总算盼到这第十六篇。
贾宝玉2014-11-20发表
甄宝玉也是好记性。
安红2014-11-20发表
试答——“歌曲集”《战地新歌》第一集至第四集。“什么歌曲?”“阿丽拉”——歌曲太多了,对不上怡红的暗号了。《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其实本人最喜欢的是《摘苹果的时候》,尤其喜欢自行车班长。
安红2014-11-20发表
对不起,这两天“超级忙”,楼主本人比赛不在家。想说的是,澳华网就是那层沙漏,淘去沙子,露出另一片海岸线。
宝玉2014-11-20发表
哈哈!楼主被怡红考住啦!“看的什么书?”“歌曲集”“什么歌曲?”“阿丽拉”(打一唇齿相依的邻国电影)答案是:一部朝鲜电影,反特的。叫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卓然2014-11-20发表
其实心里多少有点儿嫉妒安红,谁让我们都是女的呢?不过文章写得确实好,就发自内心的附和一次吧!
yinyihong2014-11-20发表
问好请安。
安红2014-11-20发表
真不好意思佩芳,这个周五晚上不能去上课了,麻烦再转告教授一声。谢谢佩芳的欣赏,我会静下来用心好好写的,只是不敢保证篇篇都是美文,见笑了。
宝玉2014-11-20发表
关上电脑就想起来了,叫《看不见的战线》。
致安红2014-11-20发表
还有补充:同是军营成长。 我妹妹也系68猴女,因那年毛爷爷认为四川很有希望写过一首诗,题我记不清了,末句为“芙蓉国里尽朝晖”,为此得名朝晖。 我今年时间紧,杂务多。先摘些信札,还打算从老根据地搬点陈货,还望多多包涵。等年底脱干净手头杂事,明年天天都是我的会友吉日。
安红2014-11-20发表
实在是一心扑在研讨会上,加上工作也很是繁忙,又加上舞蹈比赛的赛季开始,占去了几乎周末的所有时间,对不住一众文友了。为表歉意,马上就开写尴尬十八。
少林寺2014-11-20发表
欢迎宝玉前来做和尚。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出家人要的是心中有佛......
宝玉2014-11-20发表
我又怎么啦!招谁惹谁啦!再说俺就出家做和尚去啦!
佩芳2014-11-20发表
最喜欢的是这一句:“岁月就像手中滑落的细沙,一个不留神被风吹起,吹出了另一片海岸线。”浪漫而富有诗意。安红,等着看你更多的美文。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