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师生重逢在澳华文学网
作者:钮海林  发布日期:2011-09-26 02:00:00  浏览次数:2170
分享到:
        九月墨尔本作家节的大会上,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主席台上的嘉宾,其中应邀来自悉尼的谭毅,二00九年参与创办了一个非牟利的澳华文学网,并长期义务为该网站及华人作家们服务。寥寥数语,令我对这位看上去似乎弱不禁风、实际上干练坚毅的中年女性肃然起敬。
       会后,我找到了这个网站。打开一看,该网站不愧为澳洲华人作家及文学爱好者的大会馆。其作品之丰富,从散文到诗歌,从小说到评论,可谓集各种体裁和资讯之大成。更令我意外的是,我看到一篇散文诗《海鸥回到悉尼湾》,作者李富祺。
       李富祺,这是多么熟悉而又久违的名字啊,这应该就是我中学的语文老师啊!
       时光要倒流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广州华南师大附中读书,有一位语文老师就叫李富祺。那时的他应该二十多岁吧,虽然他戴着一副眼镜,但却目光炯炯;虽然他的普通话带点客家口音,但讲起课来却激情扬溢;虽然他的板书不是龙飞凤舞,但一笔一划却透着认真;虽然他清瘦如玉树临风,但校运会上却勇夺教工短跑男子冠军。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写作是李老师的强项,便冒昧向他讨教。于是李老师便将他珍藏的一本笔记本借给我看,上面贴满了他发表过的作品剪报。我一一拜读之后,才知道李老师从初中时代就开始发表文章,他高中时作词的《共青团员之歌》,当年还荣获团中央的嘉奖。他发表的文章有通讯、散文、小说,但最多的还是诗歌。发表的诗文,从县、地区的报刊一直到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大报。要知道,那时的报纸只有四版,文艺副刊的版面就更小了。因此李老师的作品能频频登上大雅之堂,令我这个中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久以后,李老师调离了附中,我只能时不时在报纸上看到他的大作。
       时光荏苒,阴差阳错,后来我没有走上文学道路,却考到上海去读财经类专业了。
       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工作之余开始在广州的一些报刊上发表文章。那时的编辑非常敬业,发表前还打出清样寄我校对。文章发表多了,编辑还约我见面,探讨修改稿件。正是这样,我才得知李老师在广州日报担任夜班总编辑。而李老师得知某笔名是我这个学生后,高兴地马上打电话给我,之后,还陪那位编辑专程前来看我,给了我许多鼓励。
       有一次,我借送稿的机会,到广州日报社看望李老师。可惜他百务缠身,无法和我静谈。告辞之后,看到李老师在我少年时就梦想神往的地方得心应手、大展拳脚地工作,心里感到莫大的羡慕和欣慰。
       大概九十年代中吧,我途经广州东山宾馆的花园,正好遇见行色匆匆的李老师,我叫了他一声,他也很快认出了我。由于双方都有急事要办,没来得及细聊。从此一别,二十多年没有音讯。
       如今,喜见老师的大名在文学网上。然而流年似水,李老师桃李满天下,他还记得我这个普通的学生吗?况且往事如烟,李老师曾在报社位居要职,上下左右阅人无数,他还想得起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吗?
       我尝试着在他的大作下留言:“李老师,为您的诗文所叹服,祝您身体健康、长寿,诗文如泉涌不息!”
       不久,李老师即复:“海林,您好,这次能在澳华文学网相遇,真是一种缘份,我很高兴也很激动……愿我们在澳华文坛上爆发出一点余力,祝体健笔安。20世纪60年代您的老师李富祺”
       哦,老师还记得我,还是那样一如既往地鼓励我,还是那样满腔热情地寄厚望于我。算下来,李老师应当七、八十岁了,他著作等身,学富五车,他不但是我的老师,还是我的前辈、长辈。然而,他对我这个晚辈却尊称“您”,真让我坐立不安,担待不起。不过,从这里也可看出老师待人谦恭、礼贤下士的长者风范,可钦可佩!
       真得感谢当今科学的进步,使我和李老师重逢在澳华文学网上。我还特别感谢这个网站的创办人谭毅女士,正是她默默耕耘的辛勤劳作,使二十世纪在中国广州的师生得以重逢在二十一世纪澳大利亚的中文网站上,这既是一种机缘,更是一种缘份。我也感谢悉尼作家安红的祝福,让我打开这个网站就感到好像走进文友大家庭一样。
       澳华文学网的发刊词写得好:“当我们只身海外,不以明月照游子之心,不以潮声荡乡恋之情,我们以华文罄万般思潮于东升旭日,就如我们几千年来,以文字典藏生命。”
       我愿借李老师的嘱托,与诸君执手,“继续我们的华文文学之路。”



评论专区

安红2014-11-20发表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是何夕,共赏澳华网。师生重相聚,鬓发各已苍。惜此巧机缘,佳话入典藏。
zhang jing xian2014-11-20发表
张敬宪 恭喜海林兄与恩师在澳华文学网上相见!
安红2014-11-20发表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是何夕,共赏澳华网。师生重相聚,鬓发各已苍。惜此巧机缘,佳话入典藏。
zhang jing xian2014-11-20发表
张敬宪 恭喜海林兄与恩师在澳华文学网上相见!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