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春节,春天就真真切切地来临了。对于南京诗歌乃至文学界来说,这样的感受,倒并不完全来自空气中那显明的暖意,因为季节给人的毕竟还只是时间上的提醒,真正的春色春景,是在他们眼前、在他们心头倏然开放的那一大片诗的桃花!
它热烈、灿烂、精神,让所有与之相逢者都禁不住为一个时令感动,为一份追求、一种光彩感动。
时间:春风初度的季节;阳光送暖的下午。
地点:南京白下路四条巷12号市文联小剧场。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由南京市作家协会、南京市秦淮区文化局主办,南京明月建设集团协办的“桃花年年盛开——叶庆瑞诗歌朗诵会”在这里正式拉开帷幕。
这是南京市第一次专门为一位诗人举办作品朗诵会,它的实验性、震荡性和风险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谁也不曾料想会有那么多的人赶来参加,谁也不曾料想会有那么多的人情如潮涌地为诗而喜、为诗而狂——近两个小时朗诵会呈现出的空前火爆,一扫近年诗坛低迷带给人们的疑虑与失意,让事前谨慎预估活动效果的主办方着实为诗骄傲了一把、光荣了一把。
“这才是真实的诗,是诗的真实魅力!”
“两个小时时间,我就像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不断呼吸到久违的、让人感动的新鲜空气……”
“太好了,不是百分之百地好,是百分之二百地好!”
——朗诵会结束后,作家和诗爱者们发出的一声声由衷赞叹,毫无疑问是现场那经久掌声的最真实注脚。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样的感动是在一个人们已不相信诗还能让人感动的年代发生的。就这一点来说,它显示的精神及文体审读意义,已远远超出了诗歌的文本容量本身。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诗人和他那亮点独具的诗歌创作成果基础上的。叶庆瑞是一个坚贞不渝的诗人,在诗歌无奈地受困于世俗和时尚喧嚣、倍受社会冷落的今天,他不为世风左右,始终坚定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自己认准的艺术孤旅。和现如今诗歌流行的款式、色调相比,他作品中那诚挚的入世情怀,那冷峻的批判现实精神,那深切的忧患意识和平民意识,显示的,是一种风骨卓然的美学品性和创作气象,而他诗作中那种对诗质成份的精心提炼、对诗艺元素的倾心相求,则又在“内美”之外标示出“修能”,进一步彰显了他诗歌作品的生命强度和审美张力。
他的诗因而有了足以打动人心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朗诵会上,一首《下岗的最初几天》让人禁不住为下岗女工的坎坷命运热泪盈眶;一首《夜半电话》让人忍不住为社会良知的无端受辱义愤填膺;而一首《元杂剧中的窦娥》则拉开一个贯穿古今的诗意批判大背景,激发起人们对历史觉悟与进步的长久回味与思考……拥有诗歌,是为了拥有精神的春天,这场朗诵会冠名为“桃花年年盛开”,示人的,就是这种精神春天的缤纷与热烈,尽管整场朗诵会直接抒写春天的作品并不多,但每个版块、每首诗作所闪动着的新鲜、健康、勃发乃至拒俗气息,毫无疑问都内在地向人们传告了季节最青翠的期许,正因为此,诗人那些从多个层面上透现人文光彩、激荡热血情思的诗句,才有了桃花的灿烂、有了阳光的韵律。而这一点,出席那天朗诵会的人分明已经体会到了,他们因而报以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
诗歌作品精彩,朗诵会的台本为演绎这种精彩构建了另一份精彩。就像好产品需要好包装一样,本次朗诵会的文学台本以一种极富美学底蕴和创造精神的架构,通过二度创作,以少见的串、诵、评、讲互鉴互证的方式,通过男女主持高质量的表达,将叶庆瑞诗歌所包含的艺术和精神精髓作了深入的开采、充分的展现,让人们在浓烈的诗意氛围中,看到了诗人艺术品格及其作品的实际成色和价值,获得了超越于世俗认知之上的美学享受。朗诵会后很多人都反映,台本语言清新精美、评点精辟到位,达到了与诗人的作品相得益彰、共同光彩的效果。
而在作品和台本之外,新颖独特、活泼多变的舞台效果则是这次朗诵会呈现的又一突出亮点。活动的编导们在这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他们没有采用常规朗诵会那种报单登台的旧套式,而是创意新颖地借用了情景剧的舞台设景方法,为整场推出的“观秦淮灯影”、“随平民出行”、“勾黑白生态”、“听历史回声”四大版块布设了四种不同情调的诗意场景,再由此演化出每首诗的舞台意境,加上多媒体的图像诠释、朗诵者的激情传送以及场上、场下互动时冯亦同、丁芒、赵恺三位重量级诗人的精妙点评,使得这场朗诵会不仅以内外皆佳的表现方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以精粹独步的美学品位跃升为朗诵会中值得彪炳的典范之作。
说到这场朗诵会的成功,尤其应该提到的是它的组织与实施。这样的朗诵会在南京是首开先河之举,不可否认,在经济昌盛、诗歌低迷的今天,要做成这样一件事,在文学界是极其困难的。叶庆瑞是首届金陵文学奖、首届南京文学艺术奖、首届江苏紫金山文学奖的得主,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南京市作家协会很早就注意到了他创作的不凡实力,但苦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直无能力进一步推出。促成这一重大之举的是秦淮区文化局的高安宁局长,他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从深入挖掘秦淮文化、金陵文化丰富精神内涵的立场出发,偕同明月建设集团一道,给予朗诵会以关键性的资金支持;接着又配合市作协,排除万难完成了相关策划和会前准备工作,在为朗诵会走向成功创造了重要条件的同时,也为诗歌多方联手开展活动提供了示范。
追随春风的桃花年年盛开,年年盛开的桃花缤纷希望——叶庆瑞诗歌朗诵会带给人们的,就是这样一幅春意盎然的季节画图,春在人们心中,桃花为诗心盛开,诗的灼灼桃花,是春光中最美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