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我可爱的家族
作者:林别卓  发布日期:2012-07-19 02:00:00  浏览次数:2169
分享到:
       2012715日,星期天,在我的大表侄家有一个派对,是庆贺五个小孩子生日的聚会。这五个刚刚呀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孩子二男三女、二白三黄,都是我的三个表妹的内外孙子,他()们的生日相近而非相同,但为了便于亲人们前来一起庆贺,就被挪到这一天了。
在这一天的聚会中,亲友们不但开怀畅饮、品尝美食,还用英、越、中文放声歌唱,很是欢乐和热闹。五个过生日的孩子都得到大人们的亲吻、礼物和赞美,个个都像鸟儿翼下的蛋那样被爱得不得了。他们也似乎晓得今天是属于自己的节日,表现得格外乖和棒。他们非常听话地站成一排比赛吹蜡烛,那种天真而好玩的傻劲让很多人抢拍到了那可珍贵的镜头。我的二表妹的外孙女莉莉是个美丽的混血儿,今年才两岁,她背着小天使的翅膀,走上台拿起话筒唱起了英文字母歌,唱得字正腔圆,令大家拍掌称奇、赞不绝口。她的外公(我的表妹夫)告诉我说:“我们让她在一个特别训练班里学了三个星期,那里能教孩子懂很多东西”。
         得福于澳大利亚的婴儿潮(Baby booming),我表弟妹的孙子这一辈中大约有十四、五个之多,还有一个即将出世。我的孙子也快问世了。在亲人中除了我的继母,就是我年纪最长了,但是我来自中国大陆,比来自越南的一些表弟表妹们晚婚晚育、晚得贵子,自然也晚得孙子。现在我和妻子都憧憬着抱孙子的幸福日子,我们想不久也会在这里为自己的孙子开生日派对,欢迎各位至爱亲朋、嘉宾贵客。
       在孩子的生日聚会中我想起了人类的生生不息和家族的繁衍生息。
       我的祖父年轻时就从中国去到越南谋生、开发、娶妻、生子,也回祖国家乡建立家室,其两边的儿女们长成后就枝繁叶茂地形成了家族。我的父亲和他的胞妹(我的姑母)因亲缘和合做生意的关系,又形成了一个分支的家族。我父亲在越南去世后,坚强的姑母带领她的子女们和我的在越南的弟妹们远渡重洋,来到了澳洲,生根开花,又开花结果。至今我五个表弟妹都有孙子了。姑母已于1989年逝世,要是她老人家今天还健在,该有多高兴啊!但是她在九泉之下可能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有了四个洋孙女婿和五个洋重孙。在几个洋女婿中,我最熟悉的是华文西和史帝文斯,因为他们常常与妻儿一起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也曾经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孩子的生日派对。他们和我们相知相识、相亲相爱,已经像是一家人了。
       我们的家族有个厚德好客的好传统,也因之而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嫁出去的女儿并不是泼出去的水,而是流回来的汤,女儿们对娘家总是不离不弃,结果娘家的家风就近朱者赤地影响了她们的家庭,娘家自然也就成为了亲朋好友们的集合点或聚会中心。这是我们的家族不论国内部分和海外部分都是一样的地方.
      血缘相亲相近只是“家族”形成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有人去组织、去张罗,不然,即便是直系亲属也老死不相往来,所谓的“家族”空有其名罢了。说到此,我不得不为我的二表妹和妹夫、我的大表侄和他的妻子、我的三表侄女和她的男友美言几句。二表妹和妹夫每次聚会都带头领衔,不但亲自下厨献艺,而且在经济上慷慨解囊相助。大表侄和他的妻子、三表侄女和她的男友合住一屋,他们从去年开始就腾出了一块地来盖成一个铁制宽敞的大棚子,并种有许多美丽的花卉,还养有一些漂亮的鸟儿,使这里变成一个鸟语花香、风雨无阻的聚会之地;而且每一次聚会他们都是从早忙到晚,自愿奉献、无怨无悔。过去我们聚会总是不固定在哪一家,现在聚会就稳定在此了,也许每季一次或是每月一次?多么令人期待,岂不亦乐乎!
      我爱我在澳的亲朋好友,我的家族。

上一篇:我的讀者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