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塞外一绝 龙庆峡
作者:凡夫  发布日期:2012-11-30 02:00:00  浏览次数:2288
分享到:

 

夕阳絮语

 到北国享受北方热情之二

       到长城塞外的龙庆峡一游,已是我向往已久的事。这【塞外一绝】、【塞外小三峡】、【塞外小漓江】等外号特多的北方旅游点,其美妙之处,可包括在一首游客所作的对联里:“小三峡胜似三峡,山比三峡险。小漓江赛过漓江,水比漓江清。”我因此向往非常。
       当好友北方,在伊眉(email)里,建议我趁今年九月参加【2012年先达人相聚北京】的机会,到龙庆峡一游,由他当导游并住宿他家里时,我就振奋非常了,马上答应说ok,并说由他安排一切。只是,时间上必须等待我陪一对年老的老乡亲先游台湾之后。
       2012年,我和太太由台重回北京,北方开车前来接机。经两天游览北京的游点:鼓楼胡同、后海酒吧街、银锭桥、颐和园、圆明园(请参看拙写《到北国享受北方热情一》)之后次日,也即14日一早,驱车上高速朝八达岭、延庆县方向出发,目标是85 公里外的龙庆峡。当过了八达岭,离开长城后,心理上我们仿佛已到了漠北塞外。看到沿途的农家庄和农家饭馆,武侠小说里的塞北景观描绘,已然出现在现实里。只是我们坐车不骑马而已。
        到了龙庆峡,就被山峦中的坡面上,江泽民先生所写的【龙庆峡】红色大字所吸引。进入峡口时,就看到一条巨大无比,远看像挂在山坡上,由山上盘旋、蜿蜒而下的青龙。那样威猛,如此壮观,让我感到了作为龙的子孙的自豪,而拍了不少照片。近了,才知道那龙也是登山的电扶梯;设计者用一条硕大无比的龙包裹电梯,既可挡风遮雨、保养扶梯,给人新奇的感觉,又可呈现中国龙威的意义。我打心里心喜爱这设计,佩服其设计者。进入龙的肚子,我们登上电扶梯,升 上大坝峡谷面的船台上。一出龙体,一股冷风就迎面扑来.非常清凉。资料里说它的气温比北京低6度,比热河的避暑山庄低0.8度之说,果然没错。
        那是一道厚厚实实的坝堤,堤面和谷底的落差甚大,大概不在百尺之下。它把城河上流的河水在山峦中堵起来,汇集成了水库。龙庆峡原名【古城九曲】,是否因河道有九曲湾,我就不确知了!水面上漂荡着许多待发游湖的船舟,我们搭上一只,游坝观景去。那时,清冷的山风阵阵吹来,凉快得很。船上的女导游,忙着介绍沿途所见的山山水水,遥指山形水状的变化,道出几个山水名称;记得的有:镇山如来、钟山、凤冠岛、东大寨、月亮湾等。
        一对来自韩国的年轻人,相依偎在船尾,女的摆首弄姿,漂亮得很,一看就知是韩星之类;男的殷勤侍奉,拍照不断,如置身无人之境。我趁机偷拍美女的倩影,他们并不在意!
        嗯,龙庆峡果然有“南国山水的柔媚和婉约,也有北方山水的雄健和阳刚,糅合了南北山水的优美于一身”。我好喜欢到此一游。
        船行不久,就靠在“九曲湖小码头”,愿登岸的登岸,不愿的可以随船回峡口船台。我们弃舟登岸,沿着山谷步行而上,经过了神仙院、仙人棋、老虎嘴等景点后,在月亮湾码头上船回船台峡口,游船上来一群年轻的游人,一路大声嬉笑,热闹非常。老婆居然跟着他们唱起“小城故事”,回城不经龙肚,而是沿另一条龙洞出口,走回游区。吃过午餐,就启程回京,那已是夕阳时分。
        在居庸关长城,我们稍息片刻,拍下不少长城的雄姿,加持了我当炎黄子孙的自信和自豪。到了北京不游龙庆峡,实在可惜。感谢北方声中,我们沿着八达岭高速回到了他的家。
 

 
 21/11/12悉尼。



评论专区

fanfu2014-11-20发表
感谢无恙先生的提醒,有机会一定与隆冬时再去龙庆峡,享受您描绘的冬景。
无恙2014-11-20发表
倘若有机会,建议凡夫先生可以在隆冬游龙庆峡,一览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致。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