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福中知福
作者:黄冠英  发布日期:2013-02-23 02:00:00  浏览次数:3014
分享到:

       北京雾霾浓重,我以为是天气多变,属自然现象,日出风吹自可云开见蓝天,莫需一惊一乍的。后看报道竟接连多天聚而不散,政府高官也出来承认“与污染有关”,于是知道是有人为的因素了。不过既然政府已经明白,当然相信会加以解决的,我仍不放在心上。
      昨天在《澳洲新报》上看到一位叫言青的北京老太写的《雾霾京城盼蓝天》。文中说,在那些日子里,人们憋得不行,电视上也呼请老人、小孩尽量不要外出,以使她俩老夫妻“只好把自己锁在屋内,连窗户都不敢开”。接着列数雾霾造成的三种灾害:一是菜价飞涨,什么都贵了,“一根不大的苦瓜九元”;二是道路拥堵,出租车司机“一怕费时,二怕耗油,不赚钱反而亏本,干脆不出车”;三损害身体,“大人小孩咳成一片”,以至于诞生“北京咳”这样的新名词。据说“平时不抽烟,不喝酒的朋友,不时传出患肺癌的消息”…… 北京,可是首善之区啊,其他城市如何呢?环境如此,实令人吃惊!
       不由庆幸能来悉尼安度晚年,继而便有“生在福中当知福”的感喟!
       6年前,我“归隐洋山林”,来到房价相对便宜些的悉尼BERALA,跟随二女儿居住。这个家位置有“三近”——上街与去火车站6分钟,到小学校4分钟,公园就在门前,横跨马路不用半分钟。前后左右的道路两旁,均有树木与各家的花圃连接。从读初中开始即有晨练习惯的我,自然很快融入这环境,如鱼得水,唯独为没个图书馆而抱憾。最近,那里新建了个沃斯大超市(WOOLWORTHS)生活用品供应更加便捷了。而门前那个小公园,也以个把月时间作大幅度的修建:周边圈起铁栅栏,里面的草地,按照几何图形予以重铺,新移的风景树婆娑摇曳,树下的露天靠背长椅,从两张加到十多张,各种儿童游乐设施以至废品收集箱也都翻倍增添,还加建了露天的乒乓球台、篮球场,甚至专为缅甸同胞特设的藤球场(亦可作羽毛球场)。散步行道以水泥或方砖铺设,而游乐场与球场,全用软性的彩色塑胶垫底……路过的行人皆叹曰:“为了改善市民公众的生活环境,澳洲政府确实肯下大本钱!”
       可惜,我们却搬离了这个已相当熟悉的地方,告别一群天天在一起比手划足的老年朋友。
       我们的新家搬到EPPING,是座有70多年历史的西班牙式老屋。女儿女婿说,搬家理由有三:其一是换间稍有名气的小学、中学,对孩子们的成长比较放心;其二因原住处过小,眼看小家伙们长大了,3间卧室不够分配;三是老爸老妈粗茶淡饭要求不高,住得宽些还是需要的,“让老人早些享点清福”。她们于是不辞甘当“房奴”,贷款换下这老屋。老朋友们来访,都说:“你有福气啊,子女孝顺!”我说这是人性的天然,不过她们也是勉为其难的,用我们闽南话讲,是“屎龟顶石板”,相当于北方歇后语“瘦驴子拉干屎——硬撑!”然因屋子太旧,又无力投入足够资金以作大的装修,孩子们常常流露出悔意。我则说:“行啦,搬家的目的已全达到,而这房屋虽贵却可保值,以后有能力还可以再换。至于生活没有以前的方便,过些时就会习惯的。”女儿笑道:“老爸有了自己的小书房,便一切都满足了!”
       确实,积七十余年的经验,我的生存状态可以八字概括: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其实我所满意的何止是间小书房?新环境也是相当惬意。我去信给国内亲友说,EPPING,我谐音土译为“爱平”,然爱平不平丘陵地,出门不是上坡便是下坡,不过树木茂密,鸟雀众多,空气特别清新。这是养老的佳所妙地。我在院子里“披荆斩棘”,开出30来平方米的园地,部分瓜菜可以自给了。院内有棵两人合抱高达30米的南洋杉,乍到时,都觉得必须砍掉,否则怕若干年后伤及地基。但是友人劝阻,说这里砍伐高树是必须申请批准的,否则将被严厉处罚,而像这一棵,即使申请获批了,也得缴交大约3700的澳元……院内之树当属私产吧,不准砍,岂非“侵犯私权”?我们想不通,但也犹豫起来。当我在烈日之下垦荒累了,躲到树下休息时,发现这高树简直是把天然的阳伞。浓荫匝地,凉快非常。进住以后,在其蔽荫的露天花台上看书读报,犹可兼闻鸟鸣,不由又惜之为宝树了。倘若上楼凭栏眺望,则四邻远近全是葱郁的树,有飘逸的五针松铜竿杉、潇洒的假槟榔狐尾葵、婆娑的蓝花楹柳叶桉以及说不清名的各色林木,既幽清又寥廓。这景观,不正是禁伐制度所造就的优美大环境?!我对所谓“侵犯自主权”有所理解了。我有午休习惯,常常在睡醒之时,发现窗前那棵开着绛红花朵的扶桑上,儿只乌头黄喙的灰背小鸟在枝叶之间跳跃觅食,啄着花芯。我连忙取出相机为之拍照。它们竟不飞不躲,还转头摆姿,相互配合呢。对这每天还卖力呈献二三十朵鲜花的老树,我便格外地呵护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晨练的心情最是怡悦。那天清晨,我沿着绿树排列,花香浮动的U型路线慢跑一周,回到家时,蓦然发现那南洋杉上缀满了白色的大鹦鹉,嘎嘎嘎地嚷成一片。心头忽然冒出一付对子:“树多花多,野鸟很多;车少人少,噪音真少!”如加个横批,可以写上“适宜养老”。
       几十年前,我出差北京、东北,就曾领教过那里的风沙与煤灰,走在路上不用多久,便觉脖子粗糙,鼻孔痒痒,领际已经显现一道污痕,当时就认定北方不如南方好。不知现在北京雾霾的侵割,比那时的污浊又严重了多少?言青老太太如若能到这里来体验一下,大概会发出“人间天堂”的感慨吧。  
 
2013.2.17

上一篇:一条竖线


评论专区

老九2014-11-20发表
惜福是福!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