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说:“现在天子治理国家,太子是他的儿子,我又没有接到主持国政的委任,匆匆与太子干这样的事,这是无视君主、无视父亲,向天下展示自己的不孝。何况朝廷中充满了有权有势的外戚,权力无法集中,能有成功的把握吗?”这次谈话最终传到贾皇后的耳朵里。于是就将刘卞调任为雍州刺史。刘卞知道自己的话已泄露出去,就服毒自杀。
贾后父亲贾充的前妻是李丰的女儿李婉。当年,李丰被司马师处决后,他的女儿李婉和贾充被离婚。李婉遭到流放。后来遇大赦得以回来,可是在此期间贾充又娶了郭配的女儿郭槐。她是贾南风的生母;后来被封为广成君。晋武帝特别准许贾充将两个妻子都留下,分别为左右夫人。李婉是位才女,著有《女训》一书,流传后世。这样的女性,自然比较清高,因此,她在外面,另找了一处房子。郭氏对贾充说,想去探望李氏,贾充说:“她性格刚强正直,很有才华,你去不如不去。”郭氏不听,带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仪仗队和很多侍婢去见李婉。到了李氏家,进入内室,李氏起身迎接。本来感觉很有排场的郭氏,被李氏的气场所震慑,不知不觉的腿脚自然弯屈,跪到地上行大礼。回家后,贾充知道了此事,对郭氏说:“我告诉你什么来着!”
郭槐因为皇后贾氏没有儿子, 经常劝皇后,让她对太子慈爱为怀。嫉妒了一辈子的她,到了晚年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郭槐是这个时代中挣扎的人里,极少数感到满足的人。她的贪得无厌为她带来她想要的一切。但是,当梦寐以求的东西真的到手了,她也并没有快乐到哪里去。她能发出善心是可以理解的。假设历史真的按照她的想法演绎下去,也即太子真的当了皇帝,贾南风的晚年虽然不会幸福,但不会死得这么早。总之一句话,封建制度里,没几个人能够得到安稳的生活。
李氏的女儿贾褒(另外还有一个名字贾荃)嫁给齐王司马攸。后来的齐王司马冏(4)就是她所生。而郭氏的女儿贾南风则是晋惠帝的皇后。贾充死后,李氏、郭氏的女儿都想让自己的母亲和贾充合葬,争执不休。直到贾后被废,李氏才得以与贾充合葬。
贾谧骄横放肆,多次对太子无礼,广城君经常严厉地叱责他。广城君郭槐打算让韩寿的女儿,也就是贾谧的妹妹去作太子妃,太子也想与韩氏联姻以稳固自己的地位。韩寿的妻子贾午及皇后贾南风都不同意(这就等于否定了太子),却为太子聘定王衍不太漂亮的小女儿。太子听说皇后为贾谧聘定了王衍漂亮的大女儿,心里愤愤不平,口出怨言。中国古代婚姻包办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太清楚。有时爹、娘并不是亲生的。为了不出现乱伦的现象,子女结婚,父母就要参加意见;当然是有条件的时候这样做。
等到广城君临终时,她拉住贾皇后的手说,“好闺女,我知道你是个心高气傲的姑娘。可是,说到底,你是司马家的人。别老对太子那样。”
贾南风说,“娘,你不觉得慰祖能够继承大统吗?”
郭槐,“怎么,你还打算废掉太子?做人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可不要办得太绝。”
“娘,你不是总和我们说女人要当家作主吗?”
“可你要知道,当今这个社会,女人总还是女人,我当年那是没有办法。可是你不一样,你现在是皇后,一国之母,皇上又这么听你的。老老实实过日子就成了。”
“娘,太子终究和我不是一条心。皇上百年后,我可怎么办?”
“要不说当初就应该叫你外甥女嫁给太子呢。现在也不晚,只要你对他好,他将来不会恩将仇报的。”
贾南风听了这话,心里打鼓,“我就恩将仇报弄死了太后杨芷。现在,我还有权利要求别人对我感恩吗?”想到这里,她说,“娘,我妹妹和赵灿都希望废掉太子。”
郭槐说,“闺女,你一定要自己拿定主意。赵粲、贾午,都是头发长,见识短的碎嘴婆。要是听了她们的,你家里就别想安宁。我死后,不要再让她们随便进宫。记住我的话!废太子会闹得惊天动地的,闹不好把你的小命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