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悉尼生活散记——小学生的日子
作者:秦景棉  发布日期:2016-04-20 23:58:49  浏览次数:2440
分享到:

 送孙女上学,经常会听到她说,今天是什么什么日子。 

    比如,3月18号是和谐日,这一天,学校规定,学生上学不必穿校服,可以穿上属于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服装。孙女穿了一件从北京购买的艳丽连衣裙,立刻变成了一只蝶儿,活泼,漂亮,可爱。

    走进校门,我的眼睛瞬间被点亮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脱掉了平时罩在身上的统一校服,穿上了颇具民族特色的行头,小姑娘个个花骨朵似的。在众多的服饰中,除了中国的旗袍,我只认识朝鲜服,印度服,日本和服等,其它的便一概不知了。

    嘟嘟声响过之后,孩子们立刻涌到有顶棚的操场,以班级为单位,排成两行,在地毯上席地而坐。听校长和有关老师进行课前讲话。

    首先,校长把各班着装最具特色的学生叫出来,站到前面,长长的一大排。这些孩子的服饰最能代表自己的国家。他们面对大家,逐个介绍自己是哪个国家的。其中有两个穿旗袍的女孩,轮到她们介绍时,她们清脆地说出:china!

    在异国他乡,看到中国孩子,听到她们说是中国人,好亲切啊!

    3月19号是疯狂发型日。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把面包、牛奶摆在一层客厅的餐桌上,拿把梳子,准备为孙女梳头,因为早上的时间是比较紧张的。

    突然,一声“奶奶”,孙女出现在二层楼梯口。我抬头一看,小辫子不仅梳好了,而且发型别致,装饰多多,配上黄色连衣裙,醒目,耀眼,充满朝气。听儿媳说,今天是疯狂发型日,学校要求给孩子们梳成各种发型。

    孙女显得很兴奋,上学的路上,一直蹦蹦跳跳,速度比平时快了许多。

    走进学校,如同走进发型展博会,每个学生头上都顶着家长们的精心设计。他们互相欣赏着,一脸的喜庆。

    嘟嘟声响了,孩子们纷纷涌入操场,席地而坐。哇噻,眼前一片创意大展示,有的顶着一头小辫,有的使小辫支棱起来,再扎成复杂的形状,有的临时为头发涂抹上艳丽的色彩,一绺儿一个色,像是颜色大比拼。总之,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老师们在席地而坐的小学生面前,站成一道高大的风景,女老师个个佩戴假发,火红的,翠绿的,金黄的,橘红的,颜色鲜亮,格外抢眼。有一位相扑似的男老师,戴一顶怪怪的动物帽子,当发型。

    紧接着上来一位金发小男孩,坐在前面,有人为他当场理发。在大家的叫好声中,不一会儿变成了秃瓢,随后又陆续上来三位学生,一位老师。理成了不同的发型。在整个理发过程中,坐着的同学不停地叫着,笑着,很激动的样子。

    4月1日是回顾历史日。学生上学,需穿上一百年前该校的校服,校长带头,穿了一件类似中国白围裙的衣服,当然,比白围裙的式样要复杂一点,好看一点。邻居老外借给孙女一个白围裙,套在白衬衫外面,搭一条披肩,戴一顶小帽,很有点历史感。

    上课前,在操场集合后,老师把穿着像一百年前的孩子叫出来,在前面站成一排,让其他同学观赏,孙女也在其中。当天,学校领同学们去参观,讲述了一百年前校服式样的原由。

    那天,我注意到,有不少学生,还是穿平时的校服。看来,学校的要求,家中没有类似一百年前的校服式样,也可以不照办。

    学校的节日很多,有些节日,我搞不懂有什么意义,但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平常的日子,填充了不同内容,也许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别样的感受和记忆。

    孙女每天上午九点上学,下午三点放学,中间要吃三次东西,什么水果,点心,午餐。上课也不是端正坐好,有时席地而坐,有时坐在小桌前画画,做手工。孩子们也背大书包,但不是课本,而是水瓶子,水果,各种吃的。

    他们作业极少,上十周课,就放一次假。真是名副其实的快乐童年。孩子们在学校,学的什么内容,我不得而知。不过,我发现,5岁半的孙女,知识面还是挺广的。一天放学后,她看到我出版的散文集《追梦》和小说集《诱惑》,说,奶奶,我也要写书。于是趴在玩具房的小桌上,拿出几张A4纸,写了起来。满满几张,还有封面插图,全是我不认识的鸟语(英文)。等她爸下班回来,一边读一边翻译给我听,她自己居然编了一个美妙的童话故事。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