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翡翠湖恩仇记第一章09.现代战争
作者:张子君  发布日期:2023-12-20 10:54:40  浏览次数:607
分享到:

古力特与九红的恋情无疾而终,也不知道是不是桃红找九红摊牌了,还是两姐妹翻脸了,或者是其他什么样的原因,总之古力特再也找不到九红。古力特打电话去,九红不接;上门找她,九红不见。古力特突发奇想,难道九红这么快就找到新饭票了?还是她知道我和桃红有了一腿?古力特有点后悔,那天怎么就把持不住自己,把桃红给干了?男人就是缺乏下半身的自制力,精虫一上脑,就什么也顾不上了。幸好桃红也不再出现了,不然古力特还真不知道如何应对她。

静下心来想想,九红并没有错,谁都想过好点的生活,一个人若没有贫穷过,就绝对无法想象贫穷给人带来的伤害。古力特小时候也吃过苦,他能体谅一个人为了摆脱贫穷而对金钱做出的种种渴求。九红只是太爱玩弄小聪明了,玩好了就是聪明,玩坏了就成了愚蠢,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古力特的观念比较开放,不像一般人那样有处女情节,对九红有过几个男朋友不太介意,他只是不满意九红在结婚问题上和在买房子的问题上处处紧逼。如果把事情摆在桌面上大家好好讨论,也许能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为时已晚,九红不肯见面,就是宣布两人感情的终结。古力特心软,想了想,写了一封信给九红,没说什么废话,就是叫九红抓紧时间去找医生把牙齿弄一下;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等于多了一份社交的通行证,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好机会。他在信中附上厚厚一叠百元大钞,说是给牙医的赞助费,封好,从九红的门缝下面塞进去,然后把九红的电话从记事本中划掉了。

很快就到了年底,财务部的专项核算报告送上来后,古力特逐项逐项复核了一次,然后上报给林永浩。郑子贤的项目不负众望,赚了200万元!林永浩从心里佩服郑子贤,郑子贤利用度假村现有的场地、设备、员工,利用附近的史家嘴,以30万元作启动,四两拨千斤,几个月就大见成效,确实令人匪夷所思。林永浩记起在哪一本书上读到过,有时候失败与成功只差一步,但要走好这一步,却要有深厚的功底。看来,发财不仅仅靠胆子大,还得像郑子贤那样肯动脑筋。

分红时郑子贤按6%的比例拿了12万元,他问林永浩怎么花这笔钱,林永浩笑笑说交利息呗,今年可以过个安稳年,不用被银行像跟屁虫一样追在屁股后面了。郑子贤说我分红12万元,薪水12万元,一共有24万元,你先拿去还债,能还一点算一点。本金少了利息才会少,要不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林永浩很有些意外也很有些激动,你拖家带口的总要养家吧,钱都给我了你花什么呀?郑子贤说度假村包吃包住,没有什么额外的花销,咱们现在都绑在一条船上,先解决眼前的困难吧。24万元可以按原定的算法,折成4.8%的股份,让我这个小股东变大一点,明年我好接着干。

林永浩觉得这主意不错,干脆大方一点折成6%,每月底薪也增加50%。你够义气,我也要对得起你,我们同心协力,把度假村做大做强。郑子贤提了个建议,现有的三家企业不要面面俱到,可以把它们的资产作适当的调配,债务也可以适当地转移,弄成一个资质较好、另外两个较差,好的一个先把贷款还清,作为你的金字招牌,然后与另外两家脱钩。那两家差的能拖则拖,大不了甩给银行,这样总比三家都欠债要好。其实你大可放心,银行不会轻易让你破产的,它们才不会要你的烂尾楼,虱子多了不愁,欠债多了银行就当你是大爷了。

林永浩恍然大悟,以前怎么就不会这样想呢!这事还是由你来主持。郑子贤道:“关键是你要授权,授了权让古力特去做好了,古力特非常聪明,学知识快,业务能力强,只是工作经验还不够丰富,这小伙子以后前途远大哩。我是忙不过来了,但在宏观层面上我看得比较清楚,可以从旁指点一下他。”

林永浩同意了,郑子贤的持股比例就这样上升到12%。

郑子贤认为,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投资自由化,军事战争已经没有太多的必要,各国打的都是经济战,经济战就是现代战争。要赢得现代战争,一靠知识,二靠头脑,IQ零蛋的人,分分钟被人玩死。林永浩当时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却没有想到这番话里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到他彻底明白时,已经是两年以后的事了。

古力特放下感情,一心一意工作,没想到刘超却突然出现了。那天财务部转过来一条口信,说是“刘超呼叫古力特,请尽快回电。”古力特马上打电话过去,问刘超现在哪里,刘超说我在老家,想和你说说话。古力特说晚上吧,现在我有点事,晚上详细聊聊。到了晚上他们一轮详谈,古力特才知道,刘超和朱德龙的生意坐了一回过山车,竟然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话说刘超和朱德龙的萝卜丝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没想到却被金世标以前说过的话不幸言中。当初他们两人邀金世标入伙,金世标认为他们的产权结构不明晰,怕以后有什么麻烦扯不清,就自己另外开了家公司。刘超和朱德龙不懂什么叫做产权结构不明晰,也没有往心里去,不就哥俩合伙做生意嘛,不必有过多的顾虑。直到手里面的钱多了,却果真成了老话说的“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刘超认为,做萝卜丝的点子是自己先想出来的,分钱时拿多点理所当然。朱德龙却说,刚起步时缺乏资金,两手空空,是他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筹借资金上马的,这份功劳不可小觑。刘超又认为是自己联系成功的出口业务,使萝卜丝销路从境内扩大到境外;朱德龙却觉得他在云南和广东之间跑来跑去,舟车劳顿,那份辛苦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到的。两个人就较起真算起账来,朱德龙怪刘超的出差开销过大,出门居然动不动就住五星级宾馆,吃好的喝好的,花钱无度,未富先奢,典型的败家子作风。刘超反过来埋怨朱德龙吝啬小气,出门在外,若不吃好喝好休息好,哪来的力气做事情!还有,你给员工发个红包都小里小气,“贼鼻惊警”的,哪有个老板的样子。

一开始两人只是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嚷嚷,嚷嚷过了好像也就过去了,但事情始终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不满的种子在心里潜滋暗长,小矛盾不解决累积起来就成了火药桶,终于在一天两人大吵一通,宣布分道扬镳。两家父母分头来劝解,说从小到大架也打过好多回,还不是又和好如初了,有什么大不了的要分开?刘超说真的不明白他朱德龙到底是咋个想的,我对他够好了吔,想当初闯广东,有一包烟一人分半包,有一瓶酒一人喝半瓶,两人同一张床睡觉共盖一床被子,互相闻对方的臭脚。到发了财,我买了两套房子,让他先挑一套。还要我怎么着?

那边的朱德龙却道:“有回他发高烧,半夜三更的,兜里又没钱,我用冷水给他擦身子,不停地擦了一夜,硬是把体温给降下来了。在广东这几年,都是我给他洗衣服,臭袜子内裤什么都给他洗;你们也知道,在家里我妈洗碗都舍不得让我干!凭这种交情,他还对我挑三剔四的,这叫什么铁哥们!”

金世标也跑来撮合,但终于无效,两人宣布分开,把财产劈成两半,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刘超的公司继续经营萝卜丝,轻车熟路;朱德龙不服气,公司也经营萝卜丝,两个人打擂台唱对台戏。这时的河西萝卜丝已经远近闻名,发财效应让农户们乐此不疲。刘超继续引进日本萝卜良种,还请了日本客商名叫食野太郎的,携同夫人到河西考察,将萝卜丝销至日本。朱德龙也不甘示弱,请来了韩国客商朴贵姬,意欲开拓韩国市场。

本来这都是好事情,谁料市场风云突变,萝卜丝价格毫无征兆地开始下跌,然后一直狂泻竟然最低跌到每公斤3元。后来大家才明白,是刘超和朱德龙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大打价格战,以压价来吸引日本和韩国的客商。而食野太郎和朴贵姬是商场老手,两人早就在背后沆瀣一气,串谋对付两个中国后生。经过刘超和朱德龙的自相残杀后,萝卜丝市场一片狼藉,成了行话中的“卖烂市”。

食野太郎道:“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此话大大的对。”

混战之后,刘超和朱德龙都亏得一塌糊涂,把几年来的积蓄都折腾完了,最大的赢家应属金世标。在刘超和朱德龙斗法的日子里,金世标的培训班愈发红火,卖种子,卖擦子,卖切丝机,卖塑料袋,卖纸箱,样样都卖出好价钱。

风平浪静了,金世标出来收拾残局,他与河西镇政府联手成立了萝卜产品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出台萝卜产品经营管理实施办法,支持鼓励各方改善山区水利条件,扩大萝卜种植面积。镇政府还出台系列政策,保护好农户及客商的利益;并投资96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36亩的河西萝卜丝批发市场,从政策、资金、技术、市场营销上进行全方位扶持,希望将河西萝卜丝产业做大做强。

金世标道:“是龙还是虫,且听下回分解。”讲心里话他不喜欢食野太郎和朴贵姬,但从做生意的角度看,他们这样做也无可厚非,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说不定哪一天食野太郎和朴贵姬也会翻脸。说到底是刘超和朱德龙先闹矛盾的,否则那两个洋鬼子也钻不了空子。金世标劝两个好朋友劝不了,只好暂且放下,以后有机会再说。

刘超在家闷了几天,才突然想起来很久没有和古力特联系了,就打了古力特的电话。他们聊过以后,古力特问刘超有什么打算,刘超说你那儿有没有工作介绍?我去你那儿打工。古力特说眼下没有,但很快就会有的,只是你当过了老板,再回头打工能习惯么?刘超说什么老板呀,不就是碰上了机会才赚了一套房子么?我想过了,基础差是最大的毛病,连股权结构都不懂,凭着一股勇气就开公司,关门是迟早的事。以前和你在一起,也没想过向你学习,现在再学应该不算迟。你说很快就有的机会是什么呢?

古力特说我老板正想收购一家工厂,叫我去看对方的财务账,做一些调查研究,如果真的收购,那肯定要招人。你本来就做过工厂,后来又开过公司,条件很适合。但我没法给你一个确切的时间,也就是说收购这家工厂没有明确的时间进程,说的不好听甚至最后不收购也有可能。刘超说没关系,我自己先找点事做做,你那儿有机会了就告诉我。

古力特想了想,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和朱德龙达成谅解,两人重新做回好兄弟。一个人一辈子能有几个好朋友?你们从小一起长大,又拍档做生意,这种感情特别珍贵,古话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们怎么能够就这样放弃对方?况且你们也没有深仇大恨,只不过是一些金钱上的小矛盾,这样就放弃了好朋友,将来你会后悔一辈子的。兄弟如手足,钱财如粪土,这是至理明言。你比朱德龙大几天,你是他大哥,大哥就要有大哥的气度!

刘超答应了,但听起来口气还是有点犹豫。古力特叫把朱德龙的电话告诉一下,他会先打电话给朱德龙,劝他几句。如果两人和好,那四个人仍然是好朋友,如果不想和好,那就一拍两散,四个人都不必见面了。古力特的劝解起了关键作用,刘超约朱德龙吃了一次饭,互相碰杯道歉,握手言和。两个人都不想再做萝卜丝了,省得和金世标抢市场,两人约定先去找个工作,一边干一边等古力特的消息。

两个铁哥们的短处是没有大学文凭,长处是有做生意的经验,高不成,只好低就,专门向小公司求职,果然回音就来了,叫他们去面试。两人西装革履打扮了一番,搭出租车去到那家名叫都利的公司。秘书小姐道:“二位请稍候,我们胡总要亲自面试。”朱德龙有点兴奋,附着刘超的耳朵说胡总亲自面试,看来有戏哦!刘超想的要深刻些,也许这公司太小了,养不起太多闲人,胡总只能事必躬亲。

胡总的考试既简单又实在,胡总当客户,让朱德龙当场向他推销速效发酵粉。朱德龙看了看说明书,硬着头皮道:“胡先生,这种发酵粉不用专门发酵,只要拌进面粉里就可以马上做成馒头包子,上笼蒸熟就行了。省时省力,价钱也适宜,胡先生请试试吧。”

胡总很入戏,拿起速效发酵粉的样品看了看,说这个牌子我没见过,在电视上做过广告么?朱德龙的头有点大了,说做过广告吧,胡总可以说没看见过它的广告;说没做过吧,那他也许就不会买了。朱德龙又想了想,说一件商品好不好不能全信广告,广告里常有夸张的宣传。您试用了以后再决定买不买吧,这是我免费送给您试用的。

胡总让朱德龙在会客室里等着,把刘超喊了进来问同样的问题。但是胡总换了一个角度,小刘你的产品真的像广告说的那么好么?刘超的脑子转得快,说您用了以后会发现它比广告说的更好。胡总可不是省油的灯,说这就说明广告没做好呀,你们公司真没眼光,选错了广告公司。刘超说谢谢胡总的批评,您的意见我回去一定转告老板,请他以后选择广告公司时多斟酌。但这个产品确实好,用起来感觉更好。胡总说如果买了以后感觉不好怎么办?刘超笑笑说我很想知道您用了以后的感觉。

最后胡总道:“小刘人很聪明,口才又好,我用了。小朱人很老实,我也用了。你们把行李搬过来吧,公司有免费宿舍提供,当然你们也可以自己租房。”

朱德龙高兴得一把抱住好朋友:“我们是同行了!看来‘老实’这个词并不是处处贬义呢!”

踏上新的谋生之路,两个好朋友兴奋无比,但这股兴奋劲很快就被疲劳冲淡了,当推销员真的是“铁脚,马眼,神仙肚”,一天到晚疲于奔命。第一个月下来,刘超和朱德龙都只是仅仅赚够了伙食费,还瘦了好几公斤。他们互相鼓励,至少要干个半年,赚不赚钱无所谓,起码积累些人生经验,要不以后根本无法干大事。好在第三个月出现了转机,他们有了经验,也有了门路。他们双双走上了正轨,刨去伙食费和车马费,两人的月收入都跨过了四位数。

胡总这回找到的货源是豆奶粉,他把价格发给每一个推销员,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豆奶粉的底价是150元一件,推销价不能低于底价,高出部分则按规定的百分比提成。至于能把推销价提多高,就看每个推销员的本事了。

朱德龙和刘超约好,两人大致划分好区域地段,分片包干,以免自己人打自己人,造成恶性竞争。朱德龙一贯的推销方法是“老实对老实”,把价格定在155元,然后双方讲价,一点一点地降,最高的降到153.5元,最低的降到150.35元。这下算来,他提成并不多,但勤能补拙,多几位客户,销售额也算可以。刘超则不然,他把价格定在160元,和对方讲价,讲到一定程度就告诉对方,公司的底价是153元,若再降价自己就连饭也吃不上了。所以刘超的售价高,提成也高。刘超认为这经营秘诀不能公开,连朱德龙也不能知道,“同行如敌国”,在市场竞争中总得保留几招绝招。他不怕朱德龙学招,而是怕朱德龙学会后又传给别人,大家的提成都高了,难说胡总会把提成的百分比压下来,以后的推销难度就大了。

一天,刘超在街上听见旁边两个人在嘀嘀咕咕。一个道:“天气说热就热了,怎么厂里才发了一次饮料?往年这个时候,可口可乐都发三五箱了!”另一个道:“现在效益不好,还发什么饮料,听财务部说货款都收不回来。”刘超一激灵,随口接上去道:“我们厂也好久没发饮料了,哎,这两位大哥是哪个厂的?”那人顺口道:“汽车制造厂呗,说是效益不好,可厂长还不是天天海吃海喝!”

那两人走后,刘超马上直奔汽车制造厂,他想这厂子还没去过,跟他们说说,不发饮料发豆奶粉得了,发豆奶粉要省点钱。见刘超的是汽车厂的庞科长,庞科长说上门推销饮料的人很多,汽车厂也很需要饮料,每年五月到十月厂里都给工人发饮料。可是今年生意不好做,货款收不回来,有一点资金回笼都用到生产上了,实在是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假装没听见工人骂。看来事情要吹。刘超一边和庞科长聊一边心里另打主意,突然间一个大胆的念头就冒出来了。他问:“庞科长,我用饮料换你们的车怎么样?”

庞科长一愣,旋即道:“应该没问题!”

庞科长马上请示领导,领导答应了,说以出厂价发车,每件豆奶粉就以160元计算。刘超大喜过望,赶紧去联系买车的单位。他翻出自己平时记下的客户电话,一家一家地问,终于找到了下家。但是在商量转款时遇到了麻烦,汽车厂是以汽车换豆奶粉,自己做财务账;都利公司财务部所开增值税发票只能开成卖饮料类的,不能超出经营范围开成买卖汽车,而买车的下家公司又没理由把买饮料的发票记账。这可怎么办?但这笔生意利润丰厚,怎么能让它白白溜走!刘超就是刘超,他想到街上有人卖假发票,不如买上它几张,偷龙转凤换一换手,生意不就做成了!

朱德龙坚决反对这样做,他认为做生意要循正道,不要想那些“狗解手”之类的花招。考虑了半天,刘超还是决定干,只要你朱德龙不告发我,这事不会有人知道。朱德龙说我当然不告发你,只是你要当心,有了第一次就有下一次,上得山多终遇虎,你以后出大事后悔就来不及了!

刘超想,朱德龙吃不着葡萄在说酸话,早知道这样就不让朱德龙知道这事。这种妙招只有我刘超才想得出来,朱德龙呀,太老实了,现代商业战争,哪能讲这么多主义思想!

刘超马上出动去找假发票。




评论专区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