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你不随“俗”?--回乡乱弹之三
作者:安红  发布日期:2011-11-16 02:00:00  浏览次数:2962
分享到:
        自己做主嫁给先生的第四年,我就当了奶奶。
        大伯子,先生的大哥,比先生年长十四岁,二十岁上就结了婚。先生上大学报到的那年那月那天,最小的侄子出生。有男有女,隔样儿一个,先生共有四个侄子侄女,三个外甥外甥女。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先生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当然也就是我的。
       千禧年,移民到悉尼的我们收到大侄子寄来的照片,恭喜先生和我荣升为二爷二奶。望着照片上露着鸡娃儿的大胖小子,让我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说什么,自己的孩子都还不知道在哪里,没有被生出来,可这辈份竟然冷不丁的就拔高了。二奶,二奶,想着再回家的时候就会被隔一代孙子辈的孩子们这么呼唤来叫唤去的,还真不适应。我特别叮嘱先生,不能叫二奶,一定要叫二奶奶。
         回乡了,女儿和儿子与她(他)们的侄子,侄女,外甥女玩得不亦乐乎,满院子疯跑,哇哇呀呀大叫,刚刚换好的干净衣裳,二十分钟之后就已经蹭染上黑,白,灰,褐,四色聚齐,十个指甲缝儿里恣着黑泥,揪着树杈打枣儿,爬上树摘梨儿,撅着腚撇玉茭儿,顺带着招猫惹狗,喂羊喂牛……
       等到儿女仰着那两张抹着数条黑印记的红扑扑的笑脸,冒着热气儿回到屋子里来的时候,他们直起脖子咕咚,咕咚饮水的声音让我频频回头,生怕把两个小肚皮给撑爆了。两个大哥哥打起来了,双胞胎小妹妹真好玩……停,停,停,打住!妈妈我教你们多少遍了,你们是他们的姑姑叔叔姨姨舅舅,他们是你们的侄子侄女外甥女,懂不?儿子笑了笑:你说什么呀?他们那么高,是我的哥哥;长得一模一样的,她们就是妹妹,我明明——是她们的哥哥……
得嘞,白费口舌!
       回乡听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强拆!
是县里面公安的人来了,把个好端端的一溜房子全都推到扒掉了。不在村里,就在村镇交界的公路道旁。不仅是咱家的,还有黎家闵家柏家邢家……原因?就说你没有办理房产证,可是当时是有大队村里和镇上的文件报批的,那时候还没有规定一定要办房产证么!
       大伯子的急脾气我深有领教。第一次正式到先生家探望,明白无误地告诉他火车是早上九点抵达,他竟然清晨四点不到起床,每隔一个小时就骑着摩托车到车站打探。直到笑呵呵地把我和先生接回了家。
       年轻时候脾气急一些,也就罢了,可直到现今也依旧难改,大嫂忙不迭的在给我解释着,孙子外孙子孙女外孙女加在一起都有六七个了,平平安安过了这么些年,我以为你大哥脾气改好了。这一回房子被预先通知要扒掉,满墙画上了拆,拆,拆!你大哥一听就火了,挥拳挽袖子,差一点就抄家伙开打!可是,那警笛呜呜呜嗡嗡嗡的不停地叫唤,穿公家衣裳的人呼啦啦地前后包围着,谁还敢闹事?要是他被关进了局子,这一大家子可怎么办?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嫂子抹了一下眼睛,没有再往下说。公公婆婆在炕上坐着,挥了挥手,想说什么也没有说。
      回乡看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四处都在挖沟,尘土狼烟的。一问,竟然是在安装上水管道。好事呀,多少年了,我一直盼着有这么一天呢。再问,为什么不同时把下水管道也装了呢?没人回答。我刨根问底儿:既然沟都挖好了,为什么不同时把下水管子顺便铺上呢?
        谁掏钱呀?
       大侄子接过了话茬儿。村子里刚刚改选完毕,换了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一届把钱都花光啦,现在只好各户集资。每户不到千元,真是有一些人不愿意或者交不上来钱。这不,新的村长还来咱家动员爷爷,当年的老支书去做说服工作哩。四百多户的寨子,一千五百多的人口,三十几万元投资的工程,可不好办呢!
屈指算来,公爹不做村支书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人是物非,世风日下,竟然还有机会被新领导想起,惦记,并能发挥余热,挨门挨户去动员的时候,还能被乡亲们接纳,首肯,并且愿意配合,真是不容易呢!
       及至管道铺到那个曲曲弯弯绕遍全村深约两米的沟里时,我才发现所谓的管道并不是早已见惯了的铸铁和水泥材质,而只是直径不到三公分的白色防腐塑料管子。这样的上水管,到底能不能起到作用呢?
       我心里一直在敲鼓……
       知道我们回来,有一位贵为副局长的远房亲戚特意请我们吃饭。照年纪算来,我们应该称呼他为伯伯,可按辈份排,他竟然要叫先生和我为叔叔婶婶,细想着见了面以后,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还能有什么话题可以聊的我,摇着头说,不去了吧。大伯子来劝,去吧,好不容易局长有空闲,不忙呢!
       宴席订在了在当地奢华的雅座包间,漂亮的服务员端上来的是各色家乡野味小菜,根本不与这位远房副局侄子熟悉的我一开始还推托,但是架不住他叔叔长婶婶长的热情好客的吆喝声,提着的那一点戒心慢慢地放了下来。酒瓶盖子打开之后,我嗅到了难得的香气,没有推辞,直接就端起杯子一饮而尽,且连饮数杯。
好酒。我说,真不敢相信咱们这里还会有真酒。
       假酒哪里都有,但今天我请你们就尽管放心,保证是真的!
       酒过数巡,我们开始聆听远房副局侄子的“教诲”:叔叔婶婶去国离乡多年了,想必将来还是要落叶归根的,你们在海外挣的钱,汇率一换就是六七倍,争取为家乡投资个一千万,或者是八百万元,也算是为父老乡亲和这片土地做贡献了。先生是一喝酒就反应迟钝些,脸红红的没有出声。我觉得自己已经听出了这顿酒宴背后的真实,委婉地解释着,在澳洲生活,小康富裕容易,一夜暴富太难。不管是一千万还是八百万,我们个人百分之一百的拿不出来。即使是澳洲国民银行的老板都未必可以,因为任何针对海外投资,无论是理念方式,考察预算,还有风险回报都需要事先考核权衡做出评估才行。
       听了我的解释,远房副局侄子的脸上有些失落了。
       回程时分,坐在他执意送我们的小车上,我开始觉得忐忑不安。
       路过那一片黑压压的废弃厂房时,我想起了大侄子讲的那个故事。一个当年被抓壮丁随国民党溃败去了台湾的老人,惦念着依然在家乡等候的青梅竹马的恋人,终生未婚。老人几经创业,后来又辗转去了美国,毕生的积蓄被他捐献出来,无偿献给了家乡,盖一座现代化的化工厂。若干年前,初期投资的四五百万元被当地领导们层层扒皮,瓜分滥用,如今只剩下了那一片孤零零的厂房。老人伤心之极,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有一搭无一搭的与远房副局侄子聊着,投资的额度从千万元逐渐下降到百万元,几万元。身为叔叔婶婶,更应该说真话,我们目前投不了资,自己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因为家在澳洲的房子也是要还银行贷款的啊。与其话题瞎绕,不如一针见血,我问,要是不能拿出钱来投资就不是好亲戚,好乡党了吗?“现在村里还有民兵,真要是有什么问题,派民兵把家里包围起来,你们这些所谓的外国人,管它是从澳大利亚还是从加拿大美国回来的,一声令下就抓起来,让你们插翅难逃。毛主席当年早就说了,革命运动每十年就得来一回……
        我的天灵盖被他的这几句话吓得开了窍,直愣愣猛掐自己的大腿,疼死了,我没醉呀!扭头看看先生,先生四目圆睁,在黑夜里没有再吭声。
        平安地回到了家,我坐在炕上半晌都没有说话,心里面不停地狂跳,打开提包,找到并握紧“袋鼠国”的护照,真想打道回府,立马儿就飞回悉尼。



评论专区

读者**2014-11-20发表
我看是安二娘被骗,误入菜园子,险些被马青剁了馅儿,幸好马先生老婆孙二娘外出云游,这才以袋鼠国护照蒙过那鸟人得以脱身。
安红2014-11-20发表
还真改名字了,烧林小子,什么时候来一曲卡拉OK呀?越HIGH越好!
无恙2014-11-20发表
回宝玉:我和颦儿妹妹一起去跳舞了,真对不起,不是电脑坏了。这不,还要先送她回潇湘馆,然后我才能回家上网查看查看......
烧林小子2014-11-20发表
中国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真高啊!难怪中国发展这么快!哈哈!
读者*2014-11-20发表
副局长这不就是明抢嘛!还好意思说是给家乡投资,还不都投tnn副局长的腰包里啦!
田办2014-11-20发表
明天就要离开悉尼了,去台湾,调查调查那里的干部是不是也很腐败。过来和大家打个招呼。
读者*2014-11-20发表
副局长这不就是明抢嘛!还好意思说是给家乡投资,还不都投tnn副局长的腰包里啦!
bo2014-11-20发表
哈哈!民智如此,想想挺悲哀的。好故事。
施耐庵2014-11-20发表
前几天俺到处找宋江,找出来个阎婆惜。今天到这里瞎转悠,意外发现了孙二娘!好嘛!子胡兄要不要当一次吴用啊?抑或是……公孙胜?有点像,会呼风唤雨嘛
子胡2014-11-20发表
将子胡归入先生自己笔下人物,实在是小瞧子胡了。自金圣叹之后,能够点评先生笔下人物的,大概或许可能就是子胡了。所以先生还是继续找宋江吧。子胡远观近看,自有分寸。
tian2014-11-20发表
很好的故事。安红真的是越写越好了。
无恙2014-11-20发表
谢千波来访,并且捧场。一事相求——可否告知那间最好(之一)的法国餐厅在哪里呀?
国内酒友2014-11-20发表
马先生“四目圆睁”,妙语啊!!!
无恙2014-11-20发表
回宝玉:我和颦儿妹妹一起去跳舞了,真对不起,不是电脑坏了。这不,还要先送她回潇湘馆,然后我才能回家上网查看查看......
宝玉2014-11-20发表
楼主的电脑坏了猜测的说
国内酒友2014-11-20发表
马先生“四目圆睁”,妙语啊!!!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1234:请原谅我另外给你起个绰号,子胡说我是皮囊店主,专开花名店,所以“双面骄子”送给你再妥帖不过。难得能在同一篇文章里领略你的不同风格......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回佩芳:我一开始也不相信,但是民兵们(其实就是村民们组成的)还定期训练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说实话,我真的被吓着了。
烧林小子2014-11-20发表
中国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真高啊!难怪中国发展这么快!哈哈!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先吃1234的六必居吧,BBQ吃多了的我正想吃点儿正宗酱菜呢。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国内酒友:先生戴眼镜,所以四目圆睁。哈哈~~~
安二娘2014-11-20发表
子胡是总导演,应该百分百没问题。他不愿意小韩为其起诨名,倒是一个劲的给咱家添雅号,远观近看,分寸十足。无恙以为施耐庵哪里是想找宋江,分明是想找子胡和读者**......开个玩笑,无恙这里好言相告,子胡君是一定要出场的,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
施耐庵2014-11-20发表
读者**呢?托塔天王晁盖怎样?
安二娘2014-11-20发表
读者**完全可以做副总编剧,呵呵。
罗贯中2014-11-20发表
楼主不说话,这不符合楼主的性格……对,一定是电脑坏了
12342014-11-20发表
安紅小姐能從另一角度分折中國實屬難能可貴,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是揭露批評而不是愚味吹捧,下面一個亊例,不知讀者有何感觸-----日前,上海一位65岁的老太太张蔚明,因要求政府对知青进行赔偿,被判刑三年半。 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上海10万知青以支援边疆的名义远赴新疆,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时有部纪录片《军垦战歌》,对新疆知青的生活竭尽美化之能事,一时间造成很大影响。这部影片的插曲,至今仍被唱红歌的人奉为经典。 事实上,和全国各地的知青相比,这批在新疆的上海知青,命运最为不幸。劳动的繁重,生活的艰苦尚在其次;最不幸的是,到了70年代后期,全国各地的知青都掀起回城潮,绝大部分知青都以这种那种名义回到城市,唯有这批在新疆的上海知青仍然被留在新疆。官方的理由是,新疆地处大西北,经济上有待开发,战略地位重要,需要知青留在新疆;另外,上海人口压力太大,无法安置那么多返城知青。 知青们也举行过多次抗争,集会,罢工,绝食,卧轨,但是都遭到压制。在80年代中期,还有近两万名自己返回上海的知青被赶回新疆。直到90年代中期,这批知青,大约有3万多人,才被允许返回上海。这时,他们都已经年过半百了。回到城里,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很多人得不到上海户口,没有退休金,更谈不上医疗保险和住房。 张蔚明和她的丈夫就属于这个群体。过去8年来,张蔚明带头维权,一方面联络其他相同处境的人,自助互助,另一方面向政府请愿,要求政府给他们经济补偿。今年4月,上海警方逮捕了张蔚明。上周二,有300多名张蔚明的支持者举行抗议,警方竟然出动200多人打压。上周三,上海当局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罪名,判处张蔚明三年半徒刑。
子胡2014-11-20发表
几位称安红二奶实有不妥,依子胡之见当称二娘才对!安二娘。你看这最后二段:马先生敢怒不敢言,而且还是乘着夜色昏暗才敢四目叠睁。安二娘那受过此等鸟气,打开提包,找到并握紧“袋鼠国”产蒙汗药,真想打回店里,立马儿和面剁馅,结果了那昏官性命。。。。。。子胡来此开个玩笑,安二娘莫怪!不过安红能够无恙而回,可喜可贺!此等鸟官不知民选能否让其下台?
六必居2014-11-20发表
“现在村里还有民兵,真要是有什么问题,派民兵把家里包围起来,你们这些所谓的外国人,管它是从澳大利亚还是从加拿大美国回来的,一声令下就抓起来,让你们插翅难逃。毛主席当年早就说了,革命运动每十年就得来一回……”——俺的天灵盖也被他这几句话吓得开了瓢儿了
12342014-11-20发表
大伙絕食一定要秘密,不要讓田地發覺......千波,咱倆去金唐吃海鮮
读者**2014-11-20发表
我看是安二娘被骗,误入菜园子,险些被马青剁了馅儿,幸好马先生老婆孙二娘外出云游,这才以袋鼠国护照蒙过那鸟人得以脱身。
田办2014-11-20发表
为列宁、卡斯特罗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制作一比一金身的知名画家沈少民来澳进行友好访问,今日离开。昨夜,四人帮的施国英,袁玮,大陆和田地等一众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沈少民同志,并个个喝得酩酊大醉。据悉,此活动由悉尼中文电视台张建台长操办。田办正在调查,张台长是否用公款巧立名目,大吃大喝。特此通告。
无恙2014-11-20发表
敢情1234还在或FBI或中情局或国安局工作,明行暗卧,标准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啊!
12342014-11-20发表
廣東人講各處鄉村各處例,感謝安紅讓俺知道還有這樣稱奶奶的,安奶奶好
安红2014-11-20发表
田办,一路平安。
施耐庵2014-11-20发表
读者**呢?托塔天王晁盖怎样?
田办2014-11-20发表
为列宁、卡斯特罗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制作一比一金身的知名画家沈少民来澳进行友好访问,今日离开。昨夜,四人帮的施国英,袁玮,大陆和田地等一众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沈少民同志,并个个喝得酩酊大醉。据悉,此活动由悉尼中文电视台张建台长操办。田办正在调查,张台长是否用公款巧立名目,大吃大喝。特此通告。
无恙2014-11-20发表
罗贯中也学会用电脑了?一定是蒲松龄给变的!
无恙2014-11-20发表
谢谢千波,下回一起去吃,捧捧场。
六必居2014-11-20发表
“现在村里还有民兵,真要是有什么问题,派民兵把家里包围起来,你们这些所谓的外国人,管它是从澳大利亚还是从加拿大美国回来的,一声令下就抓起来,让你们插翅难逃。毛主席当年早就说了,革命运动每十年就得来一回……”——俺的天灵盖也被他这几句话吓得开了瓢儿了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回六必居:那晚坐在车里,闻听远亲一语,犹如惊雷乍响,我直接就被穿越了......
佩芳2014-11-20发表
现在村里还有民兵?!佩芳也替安红一家的安全担忧,吓出一身冷汗。好在安然无恙。上帝保佑。才做副局长,就这么唬人,岂有此理!不过,大智大勇的安才女是吓不倒的。等看续篇。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回佩芳:我一开始也不相信,但是民兵们(其实就是村民们组成的)还定期训练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说实话,我真的被吓着了。
然后2014-11-20发表
回然:赶忙问一声:什么时候撮饭呀///别急,有人张罗了!等通知。
佩芳2014-11-20发表
现在村里还有民兵?!佩芳也替安红一家的安全担忧,吓出一身冷汗。好在安然无恙。上帝保佑。才做副局长,就这么唬人,岂有此理!不过,大智大勇的安才女是吓不倒的。等看续篇。
施耐庵2014-11-20发表
前几天俺到处找宋江,找出来个阎婆惜。今天到这里瞎转悠,意外发现了孙二娘!好嘛!子胡兄要不要当一次吴用啊?抑或是……公孙胜?有点像,会呼风唤雨嘛
报童2014-11-20发表
《造谣报》特讯:澳洲版《水浒新传》即将大概或许可能开拍。总编剧:田地,总导演:子胡......其他事项现正在筹备之中。
2014-11-20发表
忘了回老财兄:明日“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尽是相思泪,呜呜呜......赶忙问一声:什么时候撮饭呀?
宝玉2014-11-20发表
楼主的电脑坏了猜测的说
无恙2014-11-20发表
谢谢千波,下回一起去吃,捧捧场。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1234:请原谅我另外给你起个绰号,子胡说我是皮囊店主,专开花名店,所以“双面骄子”送给你再妥帖不过。难得能在同一篇文章里领略你的不同风格......
安红2014-11-20发表
回国内酒友:先生戴眼镜,所以四目圆睁。哈哈~~~
12342014-11-20发表
廣東人講各處鄉村各處例,感謝安紅讓俺知道還有這樣稱奶奶的,安奶奶好
安二娘2014-11-20发表
读者**完全可以做副总编剧,呵呵。
12342014-11-20发表
安紅小姐能從另一角度分折中國實屬難能可貴,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是揭露批評而不是愚味吹捧,下面一個亊例,不知讀者有何感觸-----日前,上海一位65岁的老太太张蔚明,因要求政府对知青进行赔偿,被判刑三年半。 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上海10万知青以支援边疆的名义远赴新疆,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时有部纪录片《军垦战歌》,对新疆知青的生活竭尽美化之能事,一时间造成很大影响。这部影片的插曲,至今仍被唱红歌的人奉为经典。 事实上,和全国各地的知青相比,这批在新疆的上海知青,命运最为不幸。劳动的繁重,生活的艰苦尚在其次;最不幸的是,到了70年代后期,全国各地的知青都掀起回城潮,绝大部分知青都以这种那种名义回到城市,唯有这批在新疆的上海知青仍然被留在新疆。官方的理由是,新疆地处大西北,经济上有待开发,战略地位重要,需要知青留在新疆;另外,上海人口压力太大,无法安置那么多返城知青。 知青们也举行过多次抗争,集会,罢工,绝食,卧轨,但是都遭到压制。在80年代中期,还有近两万名自己返回上海的知青被赶回新疆。直到90年代中期,这批知青,大约有3万多人,才被允许返回上海。这时,他们都已经年过半百了。回到城里,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很多人得不到上海户口,没有退休金,更谈不上医疗保险和住房。 张蔚明和她的丈夫就属于这个群体。过去8年来,张蔚明带头维权,一方面联络其他相同处境的人,自助互助,另一方面向政府请愿,要求政府给他们经济补偿。今年4月,上海警方逮捕了张蔚明。上周二,有300多名张蔚明的支持者举行抗议,警方竟然出动200多人打压。上周三,上海当局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罪名,判处张蔚明三年半徒刑。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流光的不可逆转,命运的不可操纵,时代的沉沉浮浮,最终都是由个体来承受的......
12342014-11-20发表
很回味美麗的安紅小姐名句--------田辦好.......直讓田地笑開懷
12342014-11-20发表
大伙絕食一定要秘密,不要讓田地發覺......千波,咱倆去金唐吃海鮮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哎?罗贯中竟然知道“本主”(一抖就打成——笨猪)的性格,难道是我认识的人不成?
施耐庵2014-11-20发表
罗贯中来过了。宋江来没来?
安二娘2014-11-20发表
回子胡:哈哈哈,真正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报花名的皮囊分店老总,安红,又添了一个诨号。快了,如此下去,真要升格成为皮囊总店老总了。"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穆桂英挂帅》)安二娘先生的家就离金沙滩不远,是杨家将当年血腥厮杀的古战场,大概是见怪不怪流血牺牲,曾经彪悍的民风早就已经被怀柔绥靖政策归化......我会关注那位出了五服的远亲的仕途的,有好消息一定告知大家。
然后2014-11-20发表
回然:赶忙问一声:什么时候撮饭呀///别急,有人张罗了!等通知。
无恙2014-11-20发表
回读者*:明抢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流光的不可逆转,命运的不可操纵,时代的沉沉浮浮,最终都是由个体来承受的......
无恙2014-11-20发表
罗贯中也学会用电脑了?一定是蒲松龄给变的!
12342014-11-20发表
很回味美麗的安紅小姐名句--------田辦好.......直讓田地笑開懷
罗贯中2014-11-20发表
楼主不说话,这不符合楼主的性格……对,一定是电脑坏了
2014-11-20发表
回老四:做二奶奶都快十二年了,二姥姥也当了快十年了。至于“二奶”嘛,嘻嘻,还是不做的为好!
子胡2014-11-20发表
几位称安红二奶实有不妥,依子胡之见当称二娘才对!安二娘。你看这最后二段:马先生敢怒不敢言,而且还是乘着夜色昏暗才敢四目叠睁。安二娘那受过此等鸟气,打开提包,找到并握紧“袋鼠国”产蒙汗药,真想打回店里,立马儿和面剁馅,结果了那昏官性命。。。。。。子胡来此开个玩笑,安二娘莫怪!不过安红能够无恙而回,可喜可贺!此等鸟官不知民选能否让其下台?
bo2014-11-20发表
法国餐馆Claudes,10 oxford st,乌拉拉。女厨师是ABC,三帽厨师。
2014-11-20发表
忘了回老财兄:明日“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尽是相思泪,呜呜呜......赶忙问一声:什么时候撮饭呀?
56782014-11-20发表
我能不随俗
田办2014-11-20发表
1234说的似有道理,可是,真的撤销了对张台长的调查,我们吃什么呀?
老财2014-11-20发表
澳华文学网首页有两幢高楼,左面散文随笔,右面杂文评论;左面高高在上端坐的是安红,右面高高在上端坐的是千波,最好的两个位置被两个最美的美女作家给霸占着。有道是左安红,右千波,前朱雀,后龟蛇……
田办2014-11-20发表
1234说的似有道理,可是,真的撤销了对张台长的调查,我们吃什么呀?
安红2014-11-20发表
田办,一路平安。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回1234,实不相瞒,安红有些诚惶诚恐。我也想问一句,到底有几个1234啊?
无恙2014-11-20发表
回读者*:明抢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田办2014-11-20发表
明天就要离开悉尼了,去台湾,调查调查那里的干部是不是也很腐败。过来和大家打个招呼。
施耐庵2014-11-20发表
罗贯中来过了。宋江来没来?
12342014-11-20发表
別急,田地正準備率領眾澳華文人墨客,扶老帶幼的直奔本壇的六必居飯庒,咱們吃田地的,俺建議大伙從今兒開始絕食,留著肚皮直到那天吃個痛快.....
老财2014-11-20发表
澳华文学网首页有两幢高楼,左面散文随笔,右面杂文评论;左面高高在上端坐的是安红,右面高高在上端坐的是千波,最好的两个位置被两个最美的美女作家给霸占着。有道是左安红,右千波,前朱雀,后龟蛇……
2014-11-20发表
回tian:安红再一次谢谢田地的鼓励!
读者**2014-11-20发表
俺是卢俊义啊,没看出来?
安二娘2014-11-20发表
回子胡:哈哈哈,真正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报花名的皮囊分店老总,安红,又添了一个诨号。快了,如此下去,真要升格成为皮囊总店老总了。"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穆桂英挂帅》)安二娘先生的家就离金沙滩不远,是杨家将当年血腥厮杀的古战场,大概是见怪不怪流血牺牲,曾经彪悍的民风早就已经被怀柔绥靖政策归化......我会关注那位出了五服的远亲的仕途的,有好消息一定告知大家。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先吃1234的六必居吧,BBQ吃多了的我正想吃点儿正宗酱菜呢。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回六必居:那晚坐在车里,闻听远亲一语,犹如惊雷乍响,我直接就被穿越了......
12342014-11-20发表
別急,田地正準備率領眾澳華文人墨客,扶老帶幼的直奔本壇的六必居飯庒,咱們吃田地的,俺建議大伙從今兒開始絕食,留著肚皮直到那天吃個痛快.....
56782014-11-20发表
我能不随俗
12342014-11-20发表
用勞動人民的血汗錢大吃大喝之后還要大包小包的拿歷來是國內我黨干部的一貫優良作風, 小吃小湯拿小回扣歷來是要受到黨紀處分的, 據我偵察, 昨晚張先生結帳時面帶微笑,姿態優雅, 沒有要收據, 符合海外華人吃喝拉都自個吃自個的習貫, 建議撒銷調查
bo2014-11-20发表
哈哈!民智如此,想想挺悲哀的。好故事。
12342014-11-20发表
用勞動人民的血汗錢大吃大喝之后還要大包小包的拿歷來是國內我黨干部的一貫優良作風, 小吃小湯拿小回扣歷來是要受到黨紀處分的, 據我偵察, 昨晚張先生結帳時面帶微笑,姿態優雅, 沒有要收據, 符合海外華人吃喝拉都自個吃自個的習貫, 建議撒銷調查
老四2014-11-20发表
先祝贺无恙妹子当奶奶了,而且是二奶……哈哈
无恙2014-11-20发表
谢千波来访,并且捧场。一事相求——可否告知那间最好(之一)的法国餐厅在哪里呀?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回1234,实不相瞒,安红有些诚惶诚恐。我也想问一句,到底有几个1234啊?
2014-11-20发表
回老四:做二奶奶都快十二年了,二姥姥也当了快十年了。至于“二奶”嘛,嘻嘻,还是不做的为好!
子胡2014-11-20发表
将子胡归入先生自己笔下人物,实在是小瞧子胡了。自金圣叹之后,能够点评先生笔下人物的,大概或许可能就是子胡了。所以先生还是继续找宋江吧。子胡远观近看,自有分寸。
bo2014-11-20发表
法国餐馆Claudes,10 oxford st,乌拉拉。女厨师是ABC,三帽厨师。
2014-11-20发表
回tian:安红再一次谢谢田地的鼓励!
报童2014-11-20发表
《造谣报》特讯:澳洲版《水浒新传》即将大概或许可能开拍。总编剧:田地,总导演:子胡......其他事项现正在筹备之中。
tian2014-11-20发表
很好的故事。安红真的是越写越好了。
读者**2014-11-20发表
俺是卢俊义啊,没看出来?
然无恙2014-11-20发表
哎?罗贯中竟然知道“本主”(一抖就打成——笨猪)的性格,难道是我认识的人不成?
  • 用户名: 电子邮件:
  •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