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时代,劳工运动剧烈,多是血泪,牺牲,残暴。
一发而不可收拾,勇敢者死去,老弱妇孺受煎熬。
只有伦敦的大劳工运动例外,
勇敢者没死,还能陪伴老弱妇孺受煎熬。
当时,兵马刀枪逼近,劳工们不退不动。
官员们劝退无效,难道集会变示威,诉求变暴动?
马赛的血腥格斗,要在伦敦发动?
不会。
长长的船队靠岸,中国的新茶诱人心动。
首脑及时出来说:散了吧,都回去喝杯茶。
劳工们散去,人人喝了暖心的茶。
竟有这样的劳工运动?恩格斯看了也摇头。
伦敦,人伦敦厚,就喜欢茶。
贵族们还在,英皇还在,
英国教会也在。
难道劳工们失败啦?
没有失败。
伦敦集会,是不流血的诉求上达。
达到了目的,回家喝茶。
其中的智慧好大,
归功于中国的新茶?
文章搜索
读者语录
[2025-06-30 06:28:14]
好诗,好文采,不愧是外师人,对青春年少的
[2025-06-30 06:17:29]
只身多年在海外,回到家乡看到曾经工作
[2025-03-31 06:40:35]
作者对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批评深入细
[2025-03-24 15:25:53]
金山石化是我曾经到访的地方,那也是近四十
[2025-03-05 07:01:59]
谢谢编者和读者对我的支持和帮助,鞭策我努
[2025-03-04 21:27:26]
这篇散文以四季轮回为隐喻,将气候变迁与人
[2025-01-06 21:02:27]
难得的独处,一次逛街,短短数日,快枪快手
[2024-10-16 23:59:35]
跟随作者"以诗人或艺术家的眼光去审视周围
[2024-10-07 21:42:13]
进生兄用《巨流河》评点民国那段 真是深刻
[2024-10-07 21:36:53]
潘老师是我仰慕的學者 在這個平臺火花激射

当前位置:首页——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
中国茶安抚英国人
作者:俞瑞门 发布日期:2013-02-12 02:00:00 浏览次数:2635
分享到:

上一篇:恭贺文友新春乐
下一篇:看海的人
评论专区
- 瑞门2014-11-20发表
- 老九兄和进生兄看得,就是没白写。还请两位多批。想那英国,早年被罗马兵商打败,被北欧海盗侵略。后来进步蛮快啊。能学外来的精华,是原因吧?
- 进生2014-11-20发表
- "勇敢者没死...官员们劝退...首脑及时出来...人伦敦厚..."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铺垫出来的,也不是首领煽情鼓吹的理论能吻合的。双方能各自回家先喝杯茶,清楚知道各自都该有“明天”。可是,一旦把她归入“西方”的智慧,现代的“恩格斯”们便只能继续在东方的皇城里摇头,作茧自缚了。为了他们,也是该附上一些说明。告诉他们:老师在民间。
- 老九2014-11-20发表
- 要是附上一些说明,可能会让读者更便于理解。